一、东北一季作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吉林省白城、松原、敦化,辽宁省朝阳、锦州、阜新,内蒙古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兴安盟等地。
(二)自然条件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西坡和长白山西北坡,纬度高,冬季严寒,夏季短促,无霜期90多天,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区。
(三)生产情况
本区为马铃薯春播区,一年一熟,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生产条件良好,地势平缓,生产规模大,适于大型机械作业,是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地区,也是重要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
(四)技术路径
本区除辽宁南部适合马铃薯两季栽培外,其他地区均可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区内马铃薯加工企业较齐全,但企业缺乏原料薯基地。重点发展脱毒种薯生产和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合作组织与加工企业联合,实现农户和企业双赢。
——关键技术。防病是本区马铃薯生产的首要任务。主要病害是晚疫病和早疫病,近年来土传病害有所抬头,需严把脱毒薯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合格的脱毒薯。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严格落实轮作制度和药剂防治。
其他关键技术:选用良种(如中薯3号、中薯5号、克新系列、东农系列、春薯4号、延薯4号、尤金等),开展轮作、测土配方施肥、大垄栽培、膜下滴灌等,坚持控水、减化肥和农药,并严格控制播种时间,防倒春寒。
——耕作模式。本区马铃薯生产区域基本与东北杂粮区相重叠。与马铃薯轮作的作物种类较多,玉米、大豆、小麦、牧草、杂粮作物(芸豆、绿豆、大麦、粟子、谷子、高粱、荞麦等)都可与马铃薯轮作倒茬。在辽宁南部,马铃薯可与玉米套种。
二、华北一季作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包括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及山西北部、河北坝上地区。
(二)自然条件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90-130天,昼夜温差大,降水量250-380毫米,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其中干旱、霜冻发生概率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较重。
(三)生产情况
本区为马铃薯春播区,一般4月下旬开始播种,5月中旬结束。大部生产条件较差,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马铃薯是传统的优势作物。
(四)技术路径
本区是马铃薯规模加工优势区,加工业发展国内领先,规模化种植发展迅速。重点是调整品种结构,培肥地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关键技术。重点推广加工型品种(荷兰薯系列、中薯系列、冀张薯系列、青薯等),采用脱毒种薯,推广运用滴灌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是土传病害和早、晚疫病的防控)、覆盖节水栽培、马铃薯轮作倒茬等技术。
——耕作模式。主要有杂粮杂豆—马铃薯—小麦轮作,马铃薯—小麦轮作,马铃薯—杂粮杂豆轮作,马铃薯—小麦或杂粮杂豆—向日葵—小麦或杂粮杂豆轮作等模式。适宜玉米种植区可与玉米进行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