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土地流转让农业发展迎来“春天”

   2016-04-25 甘肃经济日报5820
核心提示: 一场迟来的春雨,给干渴的陇中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一时间,春色撩人,百花争艳,香满人间,这里的农民们也纷纷走进田间,播下
     一场迟来的春雨,给干渴的陇中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一时间,春色撩人,百花争艳,香满人间,这里的农民们也纷纷走进田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来到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的种薯扩繁基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大型的拖拉机来回作业,一派繁忙的热闹景象。今年,凯凯公司在池沟村流转土地1800多亩,用于马铃薯种薯扩繁。在种植过程中,公司打破了原有地界,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采用的集旋耕、起垄、种植、灌溉、覆膜为一体的马铃薯种植机大大地节省了劳力。“以前,两个劳力最多种植一亩地,花200元钱,现在用一体机,四个劳力每天可以种植20亩地,加上油费最多500元钱,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公司技术员王彦林说。

    土地流转不仅让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可能,还让流转了土地的村民尝到了甜头。这几年,池沟村村民杨淑玲把自家的13亩土地流转给了凯凯公司,每亩按照750元的流转费用计算,她每年流转土地的收入就有近一万元。现在,流转了土地的她没有闲着,在凯凯公司的聘用下,成为了公司的工人。“我每年的收入除了租地的一万元以外,在这里打工能收入两到三万。”杨淑玲说。

    近年来,安定区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特色产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优惠政策促动等形式,不断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村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土地流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路子。

    白碌乡是安定区最为偏远的乡。近年来,这里的农民由于子女上学和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土地撂荒较为严重。2014年,福星村村民王耀珍在乡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定西荣宝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村民们流转土地2190亩,用于紫花苜蓿等饲草的种植。现在,王耀珍重新整理了土地,上了机械化设备,建起了饲草加工厂,草产品远销省内外的十多个养殖企业,不仅生意红红火火,还在合作社入股的10户农户每年可以领到合作社20%的分红。在香泉镇香泉村,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广恒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共同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了集马铃薯试验研究、微型薯生产、原种扩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定西茂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西巩驿镇、石泉乡流转土地9100亩,成为该区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在李家堡镇黄金村,定西黄金农牧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2233亩,带动该村走上了以草促畜、草畜并重的发展路子。目前,该区规模经营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1个、龙头企业有40个、专业大户有131个、家庭农场有145个,新型经营主体为该区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要积极推进经营机制创新,引导鼓励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对接,通过直接入股或土地资源、资料设备、圈舍场地等折资入股的方式,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共同经营、联合生产转变。”该区区委副书记祁永和在2016年全区工作会议上说。

    农民的地就是农民的天,农民的幸福就在田地间。农村土地流转就是农业改革发展的核心,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它必将和安定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实现脱贫攻坚结伴而行,走向春天。截至2016年3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38万亩,流转率达18.27%,涉及流出农户19076户,流入农户16.57万亩,流入专业合作社4.97万亩,流入企业7.7万亩,流入其他主体2.14万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