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提出,要实施新形势下粮食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改进物质装备,加快马铃薯主粮产品的产业开发,选育一批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培养消费者吃马铃薯的习惯,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加工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培育小康社会主食文化,保障粮食,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马铃薯从业者包括我们马铃薯生产机械的从业者,这无疑是个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可以想见,《意见》的出台,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高层的某种共识,也体现了作为我国三农主管机构的农业部的意志行动。不过,这对于我们从事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来说,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农业部意见对于马铃薯机生产机械化能否形成强大的助推力、能否解决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的落后局面甚至造就农机一轮马铃薯机械化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这次的《意见》不仅有目标,也有举措,干货比较多。《意见》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扶持举措,如在“强化政策扶持”方面指出,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信贷保障和保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在“加大科研投入”方面也提出推动组建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引导和推动马铃薯加工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鼓励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凡此种种,均有较大的可操作性。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脱离不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环境,离不开的政策扶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我国农机化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际上,不仅农机领域,很多行业要想发展快些,都离不开层面的推动,譬如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由于的补贴扶持,市场消费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客观了也大大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而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更少不了的政策扶持。我们农机领域的玉米机械化也提供了生动的先例,在小麦收获机械化基本完成之后,一些地方在购机方面向玉米收获机倾斜,短短三四年的时间便迅速带动了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的繁荣,促进了我国玉米收获机的不断走向成熟和技术升级,玉米机械化水平经年提升。
目前马铃薯机械化的难点在于收获机械化。整体上看,目前国内企业还未成规模和气候,技术上更是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云泥之别。尽管当前我国的玉米收获机械企业数量上并不少,但基本上都还是“虾米”级企业,也未形成一家真正过硬的品牌,比较有名一点的也就中机美诺、希森天成等寥寥几家。在一些马铃薯主要种植地带,说起马铃薯收获机,人们更多想起的是德国的格力莫品牌。这与我国马铃薯种植状况和农业发展阶段是极不相容的。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非常大,从南到北,这注定了马铃薯机械市场是一块诱人的庞大市场,对于我们农业机械和马铃薯机械从业者来说,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眼下大家都喜欢套用“供给侧”一词,从马铃薯机械化来看,亟须提供技术成熟、产品可靠的机具,以满足广大马铃薯种植区用户的需求。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机械特别是收获机械市场并不乐观,原因是马铃薯的种植成本太高,导致我国的马铃薯缺乏竞争力,农民收益低导致缺乏机具的购买动力,而又因马铃薯种植成本高企,导致下游加工企业等各个产业链亦缺乏竞争力。可以说,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是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繁荣兴旺的“牛鼻子”。
老朱观之,随着《意见》的出台,应该会引起一轮马铃薯机械化热,但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比玉米机械化的难度更大,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段,其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相应的技术积累,二是还没有大企业进入,产业发展进度会相对缓慢,三是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程度跟马铃薯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眼下我们农机领域需要克服冲动,精心进行谋划决策,首要一步是如何研发出更好的产品,特别是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重任在肩。马铃薯机械化的发展,光靠外资品牌是不现实的,一定需要广大的中资企业的加入与奋斗。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如何推动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的有序健康发展也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