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关注国产大豆振兴 提单产 破重围

   2016-10-19 经济日报常理 刘慧5110
核心提示:眼下,东北大豆迎来收割期。作为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也被称为“豆中”“绿色的牛乳”等。
   眼下,东北大豆迎来收割期。作为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也被称为“豆中”“绿色的牛乳”等。

QQ截图20161019112445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大豆产业发展缓慢,单产水平较低,竞争力偏弱,加之受进口大豆冲击,我国油用大豆市场陷入困境,大豆自给率不到15%。
 
  “稳定或适度扩大国产大豆生产规模,提升单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保证食用大豆的稳定供给,平抑大豆价格,维护粮油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国产大豆不能放弃,还需要大力支持”。
 
  国产大豆明显不足
 
  一方面是大豆产品需求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8169万吨,占大豆贸易量的比重超过65%,对外依存度在85%以上,形成了进口大豆主宰中国大豆市场的严峻局面。
 
  “认识我国大豆的形势,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看。过去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脂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大豆产品需求快速上升。但同时,受耕地资源约束,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对饼粕和油脂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上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陈萌山说。
 
  难能可贵的是,在受进口大豆冲击的不利环境下,我国大豆生产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萎缩。总产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据农业部统计,相较进口大豆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1995年至1997年这3年,2005年至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5.4%,总产增加8.7%。在同期的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中,大豆面积和总产量的增幅均居第二位,仅次于玉米。2008年至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均在850万公顷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
 
  然而到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开始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提高玉米收储价格,玉米种植效益好于大豆,农民都选择种植收益更高的玉米。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7294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82万亩,而玉米面积成倍增加。
 
  陈萌山告诉记者,由于种大豆效益远低于玉米,导致东北南部和中部玉米面积迅速扩张,大豆种植区域逐步北移,集中到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积温带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岭南地区。这些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低,秋整地时间不足,造成大豆田春季整地、失水散墒现象严重,春旱发生频繁,严重制约播种质量和苗期生长。同时,大豆与玉米等作物的轮作体系尚不完善,上下茬机械作业环节不配套,作业质量和技术到位率低。加之病虫害防控技术落后原因,病虫草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品质和效益。
 
  加快推行粮豆轮作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大豆相对效益有望不断上升,保持和适度发展大豆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表现在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从几大主粮来看,小麦平衡有余,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发展大豆增生产,不仅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粮食的重要举措。”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认为。
 
  去年以来,针对国内种植业结构调整作出顶层设计。去年11月,农业部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挥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传统优势,恢复粮豆轮作种植模式”。
 
  今年4月,《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发布,其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麦豆一年两熟或玉米大豆间套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左右”。
 
  前不久,黑龙江省下发了《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规定,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补贴试点面积为650万亩,补贴标准为每亩150元;补贴重点向大豆主产区倾斜。
 
  “大豆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根茬、落叶多且较易腐解,是良好的养地作物。粮豆轮作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用养结合的有效途径。”陈萌山说。几千年来,我国形成了以粮豆轮作为基础的耕作制度和以有机肥料为主体的施肥制度,对我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设农场多年来一直坚持大豆玉米轮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7%到9%,大豆产量稳定在每亩200公斤以上,达到同一个地方大豆单产的先进水平。
 
  陈萌山认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和生产技术改进,国产大豆的相对效益有望不断上升,保持和适度发展大豆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国产大豆产业可以承担起保证国内食用大豆自给并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大豆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的责任。国产大豆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稳步扩大。
 
  科技创新提升单产
 
  在种植面积难以短时间迅速扩大的现实境况下,提高单产是避免国产大豆产量严重下滑的途径
 
  “未来国内大豆需求仍将增长,供求矛盾趋紧。我国食用大豆油保持进口的局面仍是常态。因此,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将长期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迅速提高国产大豆产业的竞争力迫在眉睫。”陈萌山说。
 
  他表示,我国大豆比较效益较低有多种原因,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原因是大豆总体单产较低。在种植面积难以短时间迅速扩大的现实境况下,提高单产是避免国产大豆产量严重下滑的途径。
 
  据悉,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大豆绿色增产增效集成示范项目,在黄淮海、西北和东北产区设9个示范基地,核心区示范面积8200多亩,辐射500多万亩。在安徽省濉溪县,在麦茬机械化免耕播种栽培基础上,重点集成了病虫害防治、除草剂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根瘤菌施用、低损失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平均亩产接近200公斤,增产10%以上。
 
  项目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品种、栽培与农机的有机配套,形成了以机械化技术为核心,走区域化、标准化和适度规模化的模式,可满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
 
  记者了解到,针对国产大豆主要供食用的实际情况,中国农科院和兄弟单位合作,加大了专用特用大豆品种的选育力度,选育、应用与特定产品“一对一”的食用大豆品种,开发多种多样的大豆食品,通过加工增值提高大豆产业的整体效益。
 
  大豆作为我国个对外开放的农产品,其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挣扎后,何日再见“满地的大豆高粱”已成为不少人的期待。
 
  “现在是国产大豆的时候,也是国产大豆艰难抉择的时刻。”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黑龙江农科院终身研究员刘忠堂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产大豆产业是否能迎来振兴曙光?
 
  品质优势渐显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重要转变,健康、营养的国产大豆油越来越得到市场青睐。
 
  国产大豆产业界已敏锐感受到这种变化。作为国内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最近的动作颇为引人关注。
 
  过去几年,受行业不景气影响,九三集团生产的国产大豆油一直囿于东北市场。今年以来,九三集团调整市场布局,计划把国产大豆油推向市场。九三集团如此雄心勃发是有原因的,纵观国内国际的种种迹象,国产大豆产业的“春天”来了。
 
  目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于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从国际来看,俄罗斯禁止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强制标识的法案;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邦吉公司是全球的大豆加工商,现在也开始扩大非转基因大豆产品的生产规模。从国内来看,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扩大国产大豆种植面积。
 
  国产大豆的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渐显现。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和国产大豆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的趋势已经形成,国内市场上国产非转基因豆油价格比转基因豆油价格高出30%以上。“国产大豆价值的提升,弥补了原材料价格高昂的短板,这有利于国产大豆产业逐渐扭转不利的局面,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理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受产业政策调整和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目前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1亿亩,大豆产量由1000万吨恢复到1200万吨。今年黑龙江地区受天气干旱影响,大豆将有所减产,但大豆总产量预计仍将达到1200万吨,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国产大豆有着5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国产大豆要想获得重生,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油脂专用大豆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全产业链提效益
 
  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唐启军认为,未来大豆产业的竞争,不是市场与品牌的竞争,而是全产业链条的竞争。要打造大豆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控制压榨产能,加快大豆加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高端有效供给,塑造“非转基因品牌”,提升国内大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对抗国际粮商的冲击。
 
  大豆是高度国际化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强,在国产大豆价格大幅波动过程中,四大国际粮商ABCD挟资金优势和避险经验进军我国大豆市场,大量兼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的粮油价格体系。四大粮商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统筹控制各个环节,减少粮食交易的中间环节,实现规模效益,这也是它们在国际市场取胜的关键。
 
  大豆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枢纽,是实现国产大豆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原料价格与产成品价格逆势而行,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普遍经营维艰,产业链处于断裂状态。现在随着国产大豆和豆油价格优势逐步显现,国产大豆价格与产成品价格顺势而行,一些大型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顺势而为构建大豆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据了解,九三集团利用黑龙江地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大豆产业链,在建立30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另外,对于市场收购的大豆,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农户的种植体系进行全程评估,保证收购大豆原料的纯净性。
 
  与九三集团一样,从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加工的山东禹王集团也在着手构建大豆全产业链。禹王集团副总经理于爱琴告诉记者,公司直接参与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但是很多小企业没有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没有能力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没有保障产品品质的能力,经营仍然十分艰难。黑龙江尚志市大地粮油公司是一家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加工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企业,去年开工率达到40%左右。公司董事长李方杰告诉记者,公司没有考虑建立大豆产业链,主要从市场采购大豆,今年经营比较困难。
 
  齐心协力促创新
 
  国产大豆产业要实现振兴,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过去十几年,国产大豆经历了各种起起落落,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和矛盾。刘忠堂说,现在国产大豆的种植、加工、贸易、市场均出现了严峻的挑战,存在“八难一散”。所谓“八难”,就是在种植上存在“种豆难、卖豆难”,农民种豆没有方向,销路不确定,比较效益低;在加工上存在“买豆难、加工难”,原料难满足,价格无标准,质量难规范;在合作上存在“包容难、诚信难”,同床异梦,没有长久打算;在信息上存在“掌握难、对接难”,市场不掌握,科技不清楚,没有对接点。“一散”,就是一家一户种植,一家一户收购;一企一业加工,一个渠道销售;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唐启军认为,要解决国产大豆产业十几年来累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需要用足够的耐心、耐力去解决,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农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
 
  专家提议,要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扶持大豆产业发展。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防止基因漂移破坏国产大豆的原料优势;大力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增加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各级政府要为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民”的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推广订单农业,这样有利于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要完善大豆补贴政策。大豆补贴政策对产业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黑龙江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资金标准看,2015年大豆补贴标准较往年翻了一番,大幅弥补了大豆价格下跌对农户的冲击。很多专家认为,现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资金发放时间滞后,不利于农民做种植安排,应该把每年补贴资金发放时间提前到次年春耕之前。
 
  要继续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政策,培养农民的期货意识和保险意识。大豆种植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对农民影响很大。随着农民风险管控意识的逐渐增强,利用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将成为农民保护种植收益的重要选择。大型大豆加工企业要通过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带动大豆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
 
  要提高大豆进口标准,有效控制大豆进口节奏和时限。刘登高认为,目前国产大豆产业的问题主要是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产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来保护国产大豆产业,运用WTO赋予进口国的“两反一补”权利对国产大豆产业进行保护。

 
标签: 国产大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