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规模才是适度?怎么种地才有账可算?让我们来听听“征战”在种粮一线的先行者们的心声。
利润缩减让退地成为无奈的选择
“我们村周边的刘庄、郑庄等几个村,原本将土地流转给了一家企业,可今年这个企业拿不出地租,想退地群众又不同意,现在镇领导正发愁呢。”王密枝告诉记者,这家外地的企业,当时拿着流转土地合同去找资金,但没成功,导致支付不起下季地租。而拿不到地租的农民反过来不让这家企业收上季的作物,镇里多次协调,目前还没有结果。
其实王密枝也有退地的打算,只是当时签了13年的合同,而他又是当地人,乡里乡亲的,想退不好退。镇领导也跟他谈过,让他要坚持下去。
说句坚持容易,真正经营起来却有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去年秋收,王密枝收获了2000吨玉米,这么多的玉米没处存放,赶上当时连续多日阴天,最后只好降价卖掉,带轴每斤只卖到了5毛钱,算起来损失高达150万以上。“去年这个时候,根本没时间接受采访,正发愁呢。”
“挣不到钱,负担不起地租,周边村很多流转的土地都退了。”南和县农飞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献辉告诉记者,大部分是因为规模过大造成综合成本过高以致难以盈利。
李献辉分析,规模种植有利于使用大型机械、推广新技术、节省农资成本等,但这些都难以化解管理粗放和市场行情带来的风险。
“规模大了,风险就上来了。”保定市徐水区忠惠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海涛也有着同样的看法,“小农户的经营方式,‘船小好掉头’。而我们这么大的规模,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就更大,尤其是市场风险。”
忠惠合作社流转土地时达到上万亩,并组建公司在新三板上了市。整个徐水区在“忠惠”的带动下,土地开始大规模流转,地租从刚开始每亩600元涨到现在1000元。社员土地本金日益成为“忠惠”一项沉重的负担。
去年玉米价格下调,忠惠合作社亏损高达400多万元。这对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的种植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加上自然干旱导致成本上涨及部分管理问题,使得“忠惠”的经营运转雪上加霜,合作社已是步履维艰。
面对经营困境,“忠惠”已经着手缩减规模。但是因涉及到社员的切身利益以及大部分社员已经没有了种地的意愿,使得这一工作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流转大户各具特色的“自我救赎”
尽管面临着巨大压力,王密枝流转的4300亩土地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缩减。实际上,并不是王密枝有高超的种植技术或管理能力,而是他有自己的化解之道。
除了流转土地当“地主”,王密枝另一个主产业是面粉厂。他的面粉厂敞开生产的话一天可消耗小麦200吨,一年就是7万多吨,也就是可消化掉14万亩的小麦。自己种自己用,左口袋出右口袋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而谈到玉米行情,因为有了去年的遭遇,他今年下定决心上马了一套烘干塔设备,配套下来花了将近300万。“这钱花得值,否则的话还是没法弄,不烘干还得坏。”王密枝说,今年不但不用降价卖,而且还对外加工挣了一笔加工费。
不仅如此,王密枝今年还拿出1000亩土地以套作形式种植了储备林,包括法桐、国槐、白腊等品种。“树苗10元/株,5年后60元/株,每亩70株,保守计算每亩效益可达7万元。”王密枝告诉记者。
比起王密枝,农飞合作社负责人李献辉的产业链更是完美。他依托多年经营的农哥乐种子公司,走的是一条育种繁种产加销订单生产之路。
“现在我的主要种子包括郯麦98、烟农836等,每亩产量可达到1200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1毛钱。”李献辉的小算盘打得是相当精明。他现在自有土地1500亩,主要用来育种繁种,销售对象包括合作社社员的4000亩土地以及种子公司客户。为进一步提益,今年又跟山东一家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分出600亩地为其生产淀粉玉米,每斤售价比普通玉米高0.15元。
“引导种粮大户适当缩减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河北省委党校教授张宏升,目前在南和县挂职常委。他介绍说,受市场不利行情的严重冲击,近两年,南和县粮食种植大户连续遭遇亏损,出现增产减效的现象。为此,政府组织种粮大户到山东、河南等地参观学习,引导种粮大户选定优良品种,提高管理水平素质,拓宽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适度规模”才是种粮效益保障
土地规模经营是吸引新农民的关键要素。对于许多种植大户来说,选择种地,就是看好规模效益。不过,规模经营究竟多大规模合适?是多多益善,还是量力而行?
“如果管理和销售跟不上,规模大了肯定赔钱。管理好了200亩比1000亩效益还要好。”沙河市万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召科如是说。他最初也是计划快速扩张,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放慢了脚步,至今也只流转了600亩土地,由于管理精细发展稳建,这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有良种还要有良方。多年经营种子的李献辉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种粮食跟其他行业不同,时间节点很关键。比如浇地,播种时要几天内全部浇完,否则就影响出苗效果。而规模过大时往往会出现机井、水泵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最终会反应到产量上。他介绍说,邻村有家合作社,流转了几千亩地,根本管不过来,有时候草比苗还要高,去年产量每斤只有300~600元,加上行情的下行,怎么能不赔钱?
李献辉的农飞合作社有个叫李台翔的农民,只流转了90亩地,一年两季,自己干活,从不雇工,每年收入稳定。他认为这一规模比较好,多了风险大;小了收入不划算。
来自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以家庭为单位,以粮食生产为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60亩,一年一熟地区100~120亩时,各种资源配置效率,也适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农情。
“土地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适度是关键。”张宏升告诉记者,土地经营规模过大会影响土地产出率和农民就业,不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企业,要充分考虑自然经济条件、生产费用成本、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流转土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