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东北是传统玉米的主产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什么?
吕修涛:近些年,受比较效益等因素影响,东北一些地区大规模调减大豆、改种玉米,曾经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变成玉米“一粮独大”。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十分必要。
首先是形势所迫。当前,我国玉米库存较多,大部分库存集中在东北地区。此轮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玉米结构,区域在东北。东北玉米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加之外运成本也高,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其次是产业所需。随着东北玉米种植集中度越来越高,挤压了轮作倒茬、饲草种植等耕作模式的发展空间,种植结构由多元化向单一化演变。同时,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不高,产业链条短,比较效益低,亟需加快转型升级。
再次是生态所系。东北地区是水资源匮乏地区,也是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涵养建设的重点区域。玉米生产快速扩张,资源环境约束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深度垦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记者:目前,东北四省区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是什么?玉米调减情况如何?
吕修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重点是要做到“六调”:要适应性地调,重点是调减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改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要种养结合地调,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以养带种,把“粮仓”变为“肉库”和“奶罐”。要生态保护地调,重点是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茶等经济林、牧草饲草等,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农民增收。要种地养地结合地调,重点是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发挥豆科作物固氮养地的作用。要有保有压地调,重点是巩固提升玉米核心产区,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要围绕市场调,坚持市场导向,符合当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产加销融合,防止出现行政命令和新的卖难。
今年种植结构调整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预计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左右,是近13年来首次减少,其中东北地区是调减的大头。调减的玉米面积,主要改种市场有需求的大豆、杂粮和优质饲草等。
记者:怎样保障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收入不受损?
吕修涛:农民种什么,主要看效益。为保障农民收入不受损,需要把握好几点:一是市场有需求。根据市场行情,选种作物,同时促进种养结合,以养带种;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二是农民有意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对品种、技术、市场掌握的程度,自由选择种什么、不种什么。三是产品有特色。突出“优质、专用、特色”,推广高蛋白大豆,籽粒玉米改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高油高赖氨酸玉米,以及特色杂粮杂豆等,满足市场需求。四是政策有扶持。落实好米改豆、粮改饲等补助政策,并与实施的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贴”相衔接,生产者补贴制度、粮改饲等结构调整补贴项目等统筹,引导农民减玉米、改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