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农业结构性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要素、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一年以来相继进行了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玉米价格放开等改革举措;同时承包地流转退出等农地改革也在各地积极试点,并形成了“三权分置”改革意见。但与此同时,由于价格下跌和异常天气带来的影响,不少地区规模经营遭遇困境,出现了“毁约退地”等现象,一些小宗农产品因供需失衡出现过度炒作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把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或意味着在工业去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将着力解决农业结构性问题。
根据国内学者伍振军的研究,2015-2016年度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合计高达2.54亿吨,将创历史纪录。以棉花为例,2015年度我国棉花库存占全球库存的50%左右,自2013年以来棉花库存连续3年超过1000万吨,近两年国内棉花与进口棉花价差很大,棉花高价收储潜亏在600亿元以上。此前,中国每年仅粮食储备的亏损就达600亿以上,再加上农民的补贴,总共要超过千亿。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农业资源配置扭曲问题很严重。国内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差距很大,以粮食价格为例,2010年以来国内小麦现货价比国际现货价高出1000元/吨至1200元/吨,稻谷高出1100元/吨至1600元/吨,玉米高出900元/吨至1200元/吨。如此高的粮食生产成本,在国际上完全不具备比较优势,只能是增产越多,亏损越多。这些问题的“病根”都出在中国农业的结构问题。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至农业领域,就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有效性,增强市场配置农业资源,才能推动中国农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农业发展亟须解决几个问题
有分析指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亟须解决几个重点问题:一是要调整过时的粮食自给率目标,在国内确保口粮生产的同时,加强对全球农业开发潜力、环境与风险的分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加强保障粮食供给。二是农业产业发展面临改革与提升。从种植来看,不能只是为粮食而粮食,要兼顾农业的经济产出和效益问题。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蔬菜平均每亩净利润为2069.78元,是稻谷的10.1倍,小麦的23.6倍,玉米的25.30倍,而棉花、糖料、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净利润都是负值。从组织方式来看,个人承包制只是改革了生产关系,但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上,仍然是个体小农经济,这在未来没有出路。应该在土地流转制度、农业组织化发展、产业资本下乡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
更为核心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未来的制度突破应该在农村的“三块地”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农民宅基地的改革。我国将在232个试点县(市、区)、天津市蓟县等59个试点县(市、区)分别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即“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细化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将是明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
政策组合促进农民增收
近日,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透露,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仅6.5%,为近年来的。这一增速也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水平。2011年以后,我国农民已经连续4年收入增速下降。
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将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确保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发改委日前也出台《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突出加强了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方面的谋划,确定将围绕完善和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任务举措。农业部日前出台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在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方面,经中央深改组、国务院同意,29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已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各试点地区正普遍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一些试点地区实现了集体经济变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多头并进。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村金融对于实现奔小康战略目标具有特别意义。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数量达到1000家,涉农贷款余额4.9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262%。截至2016年6月末,共组建村镇银行1412家,其中开业1371家,筹建41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0810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795亿元。在目前强调抵押的信贷文化之下,做大农村金融亟需扩大抵押物范围。如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农场需要金融服务,但家庭农场的抵押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已经在开展两权抵押的试点工作,将耕地的承包权、经营权进行抵押。其实,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可以尝试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