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价格未来之路如何前行?

   2017-01-12 第一黄金网4530
核心提示: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找到了现代化时期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之路,那么,2016年的玉米供给侧改革无疑是在工业化时代中国农业走向的一个问路石——也是中国粮食发展中要必经的一个阶段,关于此意义小编也不再多说。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找到了现代化时期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之路,那么,2016年的玉米供给侧改革无疑是在工业化时代中国农业走向的一个问路石——也是中国粮食发展中要必经的一个阶段,关于此意义小编也不再多说。但所谓“问路石”,总是要投石问路,这中间也不免会遇到一些弯路、甚至错路,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避免一些偏颇的评述,在此,粮油关注所述涉及示例均为当年主流媒体所报道事件,同时,本文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回顾,能给当前迷雾重重的玉米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九大问题实证分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价格未来之路如何前行?
 
  1、种玉米有补贴,不种玉米却没补贴
 
  根据今年的玉米供给侧改革的大框架,今年对东北及内蒙古优势玉米产区给予玉米生产者补贴,并对冷凉区粮改豆给予一定补贴。
 
  从具体执行来看,由于今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目前主产区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压,但作为一个宏观的调控政策,更应该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果玉米价格上涨了呢?
 
  我们知道,除了玉米小麦等主粮外,其他农作物基本都是市场定价的,而今年的玉米供给侧改革你看来看去更像是仅仅在销售端实现了市场定价——也就是说今年的玉米价格真正的实现了市场化,由市场定价——但在种植端,依然是鼓励措施的,因为你只给种玉米的分发了玉米生产者补贴,而种其他品种的却没有。
 
  简单一点,就是种玉米兜底,种其他作物自负盈亏。
 
  这种改革下,用脚趾头想想,也会知道大部分农民明年仍会种玉米!除非一直把玉米价格压到地板上——当然,更恶劣的情况是农民不再种地了!
 
  2、农民到底能不能收粮食
 
  今年7月份,新华社一则消息引起人民关注:
 
  内蒙古一农民无证收购价值达21万元的玉米被判刑,也是成为热门话题,随后粮食局修订《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自9月14日起,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者等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需办理粮食收购资格。
 
  对于此事,不否认确实存在管理制度落后的因素,但更多的却让人看到什么叫朝令夕改,至少在专业人士看来,粮食收购许可制度是有合理性的。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的扩大,农村经纪人数量的增多,加上新的供给侧改革下官方强调的藏粮于民,都使得我们的粮食保管存在着巨大的保管风险,一放了之显然让这种风险更加放大,相对于人群的划分,从量上把控或许更为合理。
 
  3、种植信息化时代谁来提供公益服务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谁来为农民提供种植信息服务——这个问题一直是粮油关注小编热心关注的问题。
 
  与企业、贸易商不同,农户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加上目前国内的专业粮油信息咨询机构均是收费模式,无疑在市场和农户之间竖立了一道墙:很多农民不知道市场价格、不知道明年种啥。
 
  目前冒出来的一批新媒体平台,比如有一些以服务三农的自媒体,这类自媒体的优势在于免费,劣势在于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上也多以农村稀奇古怪的事为主,信息质量差,偶尔会发一些价格市场信息,部分甚至存在误导性,因此一个公益性的咨询机构迫在眉睫。
 
  粮食供给侧改革其实并非洪水猛兽,难的是作为个体如何能适应市场去种植,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市场信息从何而来。
 
  从目前官方的各类会议上来看,各类的官方预警机制、专家智囊机构已经纷纷成立,希望能尽快做出一些实质性推动工作,让信息快速流通起来。
 
  4、今后方向:改流通还是改消费?
 
  从的2017年粮食流通改革会议上来看,粮仓建设仍在继续。
 
  这其实是一个大禹治水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加深了一层。大禹治水是引入容量大的海中,而粮仓建设显示了这个海是有容量的,一旦容不下,问题会更大。
 
  从当前的玉米高库存所引发的现象来看,一旦建的粮仓供仓容不足,市场就会面临坍塌式局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粮食并非存的越多越好,合理的中央储备已经足够,多余的粮食还是尽快流入消费流通渠道为好——毕竟粮食是可再生的,又不是吃一点少一点。
 
  5、省长负责制下的流通市场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国一直在强调粮食流通市场化,但现实情况是,自从前两年出现华北玉米倒流东北之后,目前东北地区在解决秋粮卖粮难的问题上都采取了一个相同的措施:只收本地粮。
 
  6、如何看待玉米进出口市场
 
  关于玉米进口,网上抵触的很多,认为在当前国内玉米价格低的背景下还进口是不合理的。
 
  小编想说的是,追求利润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合理的,毕竟企业是要生存下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玉米供给侧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但问题是,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玉米进出口市场该如何调整?
 
  就目前的市场管理机制来看,依然是配额加国营的管理模式,首先是配额目前已经形成公开的地下市场交易;其次是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显然对玉米出口热情并不高,去库存显得更加困难,既然是想方设法找路子去库存,还是放开一些比较好吧。
 
  至于进口市场,也可考虑在国内玉米与国际价格完全接轨后进行适当开放。
 
  7、供给侧改革中的种粮大户该何去何从?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都是起源于民间,然后在各方推动下进入成熟发展期,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及农业合作社也来到了大发展的门口,然而正当要进门时却发现,前面有岔路口。
 
  首先来看,由于粮价的变动,今年多地曝出种粮大户亏损的消息,这种种粮大户的弃耕现象十分值得关注,而从粮油关注小编浅薄的认知来看:
 
  实施结合传统模式的土地转包补贴比当前政策支持的格式化合作社模式可能更为切合实际。
 
  8、市场化下,粮价究竟该何去何从?
 
  真正的市场化打开粮食价格向上、向下的幅度空间的话,对农业发展来讲未尝不是坏事,但目前农民朋友的担心恰恰是在官方多次强调的粮食中,可能会导致出现“粮价下跌可以,但不能大幅上涨”的局面,这种长期抑农现象很难说是好是坏。
 
  从好的方面讲,我们经历的工业化过程中正是由于粮价的稳定为我们提供了低廉的成本支撑。
 
  但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尾声,经济形势开始出现质的变化,纯粹的农业种植已经在农户家庭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十分的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能确保专业种植户的种粮效益?远的不说,当前主推的农业合作社模式,扣除财政补贴能够实现盈利的又有多少?
 
  9、从这场改革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其实,从这场改革中无论社会舆论多么纷杂,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决策者的思维,或许我们在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最需要改观的是传统的粮食思维,只有站在农业生产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到问题之所在。
 
  农业为根,并不仅仅指的是生存,更多的是相关产业的衍生都与农业生产有或远或近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农业为根其实就是生产者为主,改革的目的不应是为解决一时的矛盾,平衡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利益纷争,更应该是如何让生产者在改革推进中受益,这才是成功之处。
 
标签: 供给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