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控力度。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继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动燃煤设施淘汰改造,改燃关停7台煤电机组和380座燃煤锅炉,治理城乡散煤,严格控制机动车和船舶排放污染,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力度,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00家,PM2.5年均浓度降幅好于去年,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
河北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是“基本盘”,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稳粮、优经、扩饲,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提高农业农村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670亿斤以上。做强做优畜牧、蔬菜、果品产业,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发展高端设施蔬菜,抓好7大优势果品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山西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适应农产品消费升级需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粮优经扩饲,稳定小麦生产,调减籽粒玉米,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强畜牧、做好药材。培育一批种业型、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合作使农民同经济组织及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优先保障财政支农支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整合出台新的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基础建设、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
内蒙古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根据消费升级趋势,调整农牧业结构,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扩大青贮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推广家庭牧场和规模化养殖方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内蒙古特色品牌。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辽宁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守耕地红线,完成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79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设施农业扩产增效。支持辽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支持盘锦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作物良种选育与推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示范场50个。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2000万亩。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
吉林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争当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推进产业体系建设。优化种植业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5万公顷以上。深入实施“健康米”工程,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果蔬、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绿色品牌优势,规划建设温德河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抓好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粮食过腹转化增值水平,全域无疫区建设力争一次性通过评估验收。推进生产体系建设。抓好万昌、孤店子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达到50%;建设323项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完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区域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推进经营体系建设。有序流转农村土地12万公顷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400户和2000户,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
黑龙江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继续从水利、科技、农机、生态四个方面提升农业生产力,同时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针对“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粮食销售加工市场化和种粮收益保障法制化两个薄弱环节,完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操作方式。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注重机制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优质农业,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深入实施“三减”行动。实现玉米增值收益主要突出产业链,特别要把握玉米价格改变与国际市场倒挂的有利时机,狠抓玉米深加工和畜牧业发展,同时通过扩大鲜食品种市场覆盖提升价值链;实现水稻增值收益主要突出价值链,通过质量提升、品牌营销获得更多增值收入;实现大豆增值收益要产业链、价值链并重,通过非转基因、高蛋白食用型大豆营销与精深加工结合获得更多增值收入。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瓜果、鲜食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作物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
上海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抓好“菜园子”“菜篮子”工程,提高50万亩常年菜田生产水平,强化西郊国际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继续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完成2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完成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继续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行动,实行农田休耕养地,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涉及5万户的村庄改造。
江苏
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进工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红线,划定基本农田,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探索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进农机农艺配套。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浙江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围绕“吃得、吃得放心”,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畜牧业转型升级、海上“一打三整治”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捕捞等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生态渔业,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向绿色发展转型,加快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创客”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强省。落实粮食市县长责任制和“大粮食观”,建设高水平粮食保障体系。
安徽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财产性收入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福建
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产量650万吨以上。实施“菜篮子”增品种、提品质工程,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实施农产品质量“1213”行动计划,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打造更多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积极发展休闲食品、功能食品,加快培育7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专项行动。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江西
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深入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壮大75个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监管,进一步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增加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制、推广适宜江西省地理和耕作模式的农业机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123+N”江西智慧农业建设,做大赣农宝、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构建省市县三级农业担保体系,使金融服务不脱农、多惠农。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兴办农民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山东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新六产”发展。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收益,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绿色生产和粮食高产创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和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好海洋牧场,扩大粮改市试点规模。适当调解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发展果菜茶,肉蛋奶特色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壮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抓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完成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00万亩。发展水肥一体化130万亩。基本完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加快黄河水东调应急,引黄济青改扩建等工程建设。认真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河南
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经营性收入。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盘活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帮助农民避灾减损。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800万亩,优质花生面积达到2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200万亩,新增优质奶牛5万头、优质肉牛20万头,发展优质林果1250万亩,打造一批百亿元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