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这不,农业部长韩长赋发表讲话,对中国农业作了一个系统的解答。
未来农业现代化要靠谁?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10年乃至2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有人抱怨农业落后不赚钱,以前确实是这样,但现在也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比如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以及经营主体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那问题来了,农业现代化靠谁?韩部长指出,肯定不能靠传统农民,也不能靠父辈农民。他们的贡献已经完成,即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那靠谁呢?未来对于“农民”的概念,也要发生变化。“农民”不再等于落后、贫穷,未来“农民”包括三类人:
类是传统型农民,即多年来我们传统概念中的农民。传统农民在过去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里,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保证粮食的主要力量。
第二类是新型的职业农民,是指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之后,剩余留在家里的这部分农民。他们拥有初高中文化,留在家里种地、养牲口,从事牧业、渔业、林业等等。这些人有知识,也能接受新技术,他们从事规模经营。这种新型职业农民,是目前农村生产经营,特别是农村种养业的主力。现在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主要就是这些人。他们种地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而是把农业当成工作。他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力量。
第三类就是新农民,是指农村之外的农民。例如大学生、复员兵、科技人员、工商企业主,以及去城里打工多年的农民工,以及返乡和下乡创业的年轻人都是新农民,现在大约有480万人。新农民在城市里获得知识素质,还有一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他们本身是城里人,或者当过城里人,了解城里人,了解农产品消费者,他们把城里人的理念、技术、资金都带回农村,是对农业物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投入。
那么,可以看出,未来农业现代化,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农民是主力军。
农业经营新主体的大机遇
搞农业不能就农业论农业。
城市发展为农业带来两个变化:是让农业的市场扩大;第二是让农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因此我们的农业一定是城乡统筹的,要把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紧密结合,城市化的发展是农业的重大利好和机遇。另一个是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一定是用科技支撑农业。还有是整个体制的变化,企业不再城乡有别,经营主体也不再局限于城市的或者农村的。
现在农民不仅仅是从事生产,同时还是经营者。
新型经营主体有四个特点:即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市场化――他们的生产经营是跟着市场走的;规模化――他们在进行规模经营;标准化――他们种养卖都有相关标准;信息化――他们用信息化的手段经营。
比如,以前小农经济产量低,抗风险差,要搞适度规模经营,怎么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怎么把分散的农户集中?怎么让产量上去的同时效益也上去?这就需要统筹,需要的是经营能力。
再比如,你想通过电商的方式,使山沟的、边远民族地区的好东西让外界知道。而农产品发展电商,谁来包装?谁来标准化?就需要新型农业经营者来做这个事情。
新型主体都能获得什么支持?
鼓励的事必然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个补贴。我们先后对补贴作出几次调整,都是根据历史时期的发展目标来调整的。现在也不例外。现在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现在的补贴资金在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调整了结构比例,也就是说对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发放比例。
第二个是优惠政策。比如针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在从事适度经营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政策优惠,比如减税免税等。
第三个是金融支持,说白就是资金支持。农业部在搞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直报系统平台,270万个新型主体都要申报。需要披露你是否在持续生产经营、生产经营规模多大等相关信息。针对贷款方面,农业部和财政部一起搞了个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目前已经有几百亿元的钱作为本金,之后还会有资金注入。这是和银行绑在一起,根据这个直报系统如果知道你确实在生产经营方面需要贷款,那银行会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