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其中种粮、收粮、储粮中的价格、补贴、流通、政策等问题也一直引发讨论。目前,我国粮食种植户主要由大型农场、种植大户、散户农民构成。粮食价格主要由主导,而粮食的最终去向就是中储粮和中粮这两个巨无霸央企,粮价实际上也由这两家央企控制。而每年对粮价进行控制,不容许粮价暴涨和暴跌,目的是粮食的。
当然,粮食是民生之本,人人都要吃粮,这也事关稳定。但粮食的统购统销,实际上并没有被打破,还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粮食是战略,但在保证这个前提的条件下,也要用现代农业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什么都把持在一两个“巨无霸”手里,这并不符合现代农业的管理模式。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既要“管”,也要“放”。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式的农业生产模式;种粮,对多数农户来说主要仍靠个人决定。农民种什么,还缺乏一个宏观的参考和指导,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今,农民“买粮难”频现。而粮食或其他农产品并非“稀有资源”,它们仅是一般公共产品,加上农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过剩也就不足为奇。而粮食过剩,不仅在中国,就是放眼也是常态(欠发达除外),因此,就需要用现代农业思维来解决问题。首先在种粮上就要与时俱进,如在保障粮食的前提下,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甚至采摘农业等。其次,要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卖粮难,其实受损失的是散户。过去搞的“公司+农户”模式,并没有多少成功案例。而走农合组织之路,就会使农民在种什么、如何种、如何收等上,有了更多的保障,可以“抱团取暖”,甚至在价格上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此,农民种粮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农民利益得以保障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如目前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粮食保护价、农业政策保险等。但是,这些都无法保障农民在收入上的利益,也就是说还显得“杯水车薪”,尤其是直补部分,与发达还有很大差距。那么,既然无意多给补贴,就要在其他方面放开。例如,在保障粮食的底线下,把收粮、储粮等权力下放,彻底打破垄断,突破瓶颈,释放活力。
实现小康,少了农民兄弟这“另一半”就是空谈。因此,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就该把农民的“卖粮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而现实是,种粮农民处处受“委屈”。本来,当农产品供小于求时,农民理应获得更大收益才正常,但受到“天花板”粮价制约,农民难以获得更高利润,这看似非常不合理。如果农产品供小于求时还不让农民受益,那要等到何时呢?“谷贱伤农”当然要靠市场机制解决,但前提是,那边必须是“真”市场,而非“伪”市场。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农民聚在一起搞合作经营、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等的同时,更要打破粮食领域在收购、储藏等上的垄断,这既是所有农民的期盼,更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