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化解“谁来种地”须推动土地流转

   2017-04-11 南方农村报(广州)4540
核心提示:谁来种地?”这是近年来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机器种田”或将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粮食主产区湖南、河南等地采访看到,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各类新型、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补短板”“降成本”效果明显
   谁来种地?”这是近年来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机器种田”或将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粮食主产区湖南、河南等地采访看到,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各类新型、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补短板”“降成本”效果明显。
 
  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河南新县陡山河乡家庭农场主夏海斌流转了500多亩土地,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用手摇或电动式喷雾器施药,一亩地人工成本是16元。一台无人机一天可喷洒农药200亩,一般由三人操作,包括机手、观察手和“地勤人员”,每人每天工钱200元,折算下来每亩只要3元。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很多地方出现了空心村、耕地抛荒等现象,“谁来种地”一度成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需要再去思考,农村没人了,那就让机器种田。依靠机械化作业,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种田的全程机械化,只需要更少的人手,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种田问题。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准是“新农人”的代表。他租种了3000亩土地,有68台农用机械,由于采用全程机械化,雇工只要30多人。而在2011年,他最多时需要雇400多人。
 
  衡阳县三湖镇联洋村村民王爱春今年60岁。他和老伴流转了150多亩土地,主要靠的就是家里的1台旋耕机、2台插秧机和1台收割机,几乎不用额外雇工。“只要不得大病,有机器帮忙,再干5年肯定没问题。”王爱春满怀信心地说。
 
  技术进步在将来可能会让种田更加轻松。农用机械的智能化已经露出了苗头。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田间地头可能会出现一辆辆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你只需要设定好任务、目标,这些机器就自动帮你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机器种田其实早就并非新鲜事物。在美国的农场、中国的东北,这些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的地方,早就已经普及,甚至是家常便饭。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农产品价格。所以,美国生产的小麦运到中国来,仍然有价格竞争力。
 
  不过,机器种田也有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其需要土地规模的集中。像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没法搞机器种田的。如果一户农民只有一两亩地,土地每年打的粮食也就一两千块钱,大家就都不舍得为了这点产出投入巨资添置机械。
 
  在湖南和河南,“机器种田”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还是因为近年来农地流转政策之后,带来了农村土地经营集中。这样才让农民对机器的投入和产出达到平衡。
 
  “谁来种地”是一个不用担心的伪问题,只要农村土地产权和经营权改革畅通无碍,荒芜的土地自然会流转到适合的人手中。这对交易者都是双赢的事情。一方因为小农经营模式而无利可图,一方则因为规模化、机械化耕作,而获益匪浅。
 
  只要中国继续在农村推进改革,很多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再过一二十年,中国还在种田的农民确切地说应该大部分都是农场主了,他们其实都是这个社会的富裕阶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