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帮手’,一分钟就能把几个小时的活给干完,那效率高出很多倍!”在观摩完无人植保机的现场操作后,洪合镇的种粮大户任培华便有了采购的想法。据了解,任培华目前拥有的农机大多比较传统,所以今年他计划购置一台无人植保机。
作为农机大户,秀洲区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金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当前用工难的情况下,换成无人植保机作业的话,平均每亩地的用工价格要减少80%左右,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黄金林告诉记者,无人机喷洒相对于传统人工喷洒来说,还可以节省农药30%、节水90%,在低空喷洒农药,每分钟可以完成一亩地的作业量,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的30倍。
新型农机中不光有能“上天”的,还有能“入地”的。水田追肥通常都是人工作业,在田间管理上一直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但借助旋耕开沟施肥播种一体机,每小时能够完成60亩地以上的作业量,不仅能植保打药水,还能开沟、播种、施肥,可谓一举多得。当天的新型农机作业现场观摩会上,还展示了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驱动圆盘犁、筑埂机等新型农机。
农业机械“上天入地”是秀洲区不断推进“一换两融合”、多途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缩影,也是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缩影。“人工转向机器,分散种植转为规模种植,传统农民变身新农人,这些都是秀洲区农业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据秀洲区农经局农机管理站站长楼庆庆介绍,目前,秀洲区农机总动力已达18万千瓦。
近年来,秀洲区以粮油产业为突破,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位于新塍镇万民村的农业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8%,水稻产量比全区平均提高10公斤以上,亩均增加收益30元,每亩节本增效600元,项目区新增效益1260万元,可谓是全区水稻产业“机器换人”的样板点。
为减轻农民购机负担,秀洲区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机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追加补贴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机器换人”提供支撑。2016年,秀洲区405户农户(合作社)享受了农机化补助,补贴资金达704万元。
在大力推广新型农机装备的基础上,秀洲区还通过试验示范对新型农机进行相应改进,解决新型农机“水土不服”的难题。同时,秀洲区还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开展对比试验和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关键环节的新型实用农机化技术在特色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提高新型农机技术的利用率。昨天上午,秀洲区2017年度植保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班也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