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机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机检修网点无法满足农忙时节的维修大潮,耽误农时不说,也将农机维修行业逼上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6月3日晚9点左右,在安徽省肥东县参加“三夏会战”的肥西县农机手高云松,忙碌一天就要收工了。当他开着收割机从麦田里向外走时,突然被卡在了一个斜坡上,收割机熄火了。情急之下,他拨通了肥西县德敏农机合作社高级技师严德敏的电话。在了解故障情况后,严德敏先是用手机指挥,高云松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握着手电筒查找问题,半个小时连线后,严德敏确认,收割机变速箱因缺油而损坏,已无法维修,因为收割机已经使用3年,过了保修期,高云松只好央求严德敏从肥西赶到肥东,帮他将机器修好。
“坏在田里不是个办法,相比找拖车拖走,请修理工到田里修理更合算。”高云松说,他现在很后悔,今年“下地”(三夏抢收)前,没有给机器保养。
一年一度的“三夏”,在农口来说,相当于“虎口夺粮”。5月10日,农业部发出2017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通知,力争投入“三夏”生产的联合收割机达到62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稳定在28万台左右。希望冬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3%,夏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1%,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
“机器换人”在农口已经普及,高云松只是62万农机手中的一个。在这段最忙的时间内,他们这些农机手们最怕农机出故障。
据严德敏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农机厂家保修期通常只有一年,而社会化维修点较少,维修规模普遍较小、专业维修设备不足,加之农机易坏,专业农机维修高级工稀缺,一到农忙季节,像他这样的专业农机维修人员十分忙碌,“三夏”期间,他每天不是在检修设备,就是在去检修的路上。
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在农业机械化已成常态的当下,亟须建起农机 “4S店”,为各类农机提供检测、保养和维修。
乡村急需农机“4S店”
每年春耕时节,阜阳市种粮大户葛浩新都苦于分身乏术:调试农机、耕地、播种,一个人恨不得分成几个人用。
近10年来,葛浩新先后投入上千万元购买了各类农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附近村民眼中的种粮“达人”。“机器换人”越来越受种粮大户的喜爱,从一组农机补贴资金数据可看出端倪。安徽省农机局、省财政厅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安徽全省全年农机补贴资金达15.981亿元,比2015年提高10.98%。“十二五”期间,安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高达56.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6倍,共补贴机具台套数81.48万台 (套),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受益农户数56.29万户,拉动社会投入资金137.48亿元,均为“十一五”时期的2.2倍。
“对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直接激发了农户购买农机的热情。”高云松说。
随着农机设备保有量的上升以及利用率不断提高,检修频率也随之提高。如何才能享受便捷的售后检修服务成了种粮大户最关心的问题。
“人累了歇一歇就好,机器坏了,可真让人束手无措。”尽管已是种粮大户眼中的“机器换人”达人,但葛浩新承认自己对农机检修知识还了解不多。
6月6日,安徽省石台县奇峰村农机手檀石雄的旋耕机刹车片坏了,他所在的石台县全县无人能修,只好到所在的池州市维修,单趟车程近3小时。“当时修理工在外服务,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取回。”檀石雄告诉记者,来回折腾还不算麻烦,怕就怕维修不及时会耽误正常生产,他现在最怕大型农机设备“趴窝”田间,因为设备过于庞大,甚至连皮卡车牵引都不能将“大家伙”从田里拽出来。 “大型农机‘趴窝’是没有提前检修的结果。现在大型农机设备检修主要靠人工,也就是检修员凭经验诊断,难免会错漏一些问题。”严德敏对本报记者说。
在严德敏看来,修理小型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换个零件就能完事。而大型设备,即使换零件也需要很长时间,更别说遇到一时检查不出的故障了,如果有更加专业的检测维修设备就好办了。
一头是不断增加的农机,另一头是农机维修跟不上。农机生产商“三包”义务基本上只有1年,多数农机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并且,后期维修的频率更高。现行农机合作社,多是业务上的“合作”,多数机手维修只懂“皮毛”,农机坏了,指望不上生产商,农机合作社又解决不了,只能依靠社会化维修网点。
安徽省农机局公布的农机维修网点共有1329个,虽然看起来维修网点数量不少,但维修人员的水平、维修设备的配备、维修流程的规范与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并不适应。像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大型农机,小型维修点修不了。维修人员的培训五花八门,经销商培训是的,也有很多是维修人员“自学成才”。严德敏说,对一些新型农机,部分维修人员甚至不熟悉。
隐形门槛
德敏农机合作社是安徽省为数不多的农机一级维修点,在全省农机维修比武中得过一等奖,产品、维修服务范围在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不算各种小农机,德敏农机合作社年平均维修、保养农机1万台以上。由于具备资质的维修人员少,有的用户需求不能马上响应,特别是农忙时节,一部分维修需求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远程指导。有的外地用户为了赶农时,只得把机器用大货车拉到我的合作社修理。”严德敏对本报记者说。
虽然不懂维修,但檀石雄承认,如果机手能正常维护、定期保养,大的毛病不会有,如果不肯换油,机器磨损就快。
6月6日上午,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德敏农机合作社发现,因为当地下雨,维修的农机增多,该合作社门前、道路两旁停满了农机。由于大棚下的维修场地远远不能满足维修的需要,农机只能在露天、门前、路旁等地停放待修,有的收割机里存留的小麦经雨水淋泡,已经长出了芽。
严德敏告诉记者,农机露天停放,雨水浇洗着机器,油污、垃圾遍地,既扰民又污染环境,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交通隐患。据其介绍,为解决原先维修场地不足的问题,2013年,德敏合作社与当地部分农户协商,租赁他们的空闲宅基地和荒地建维修大棚,提供农机免费停放维修。但这样也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场地有限,大块头农机占地大,随着维修业务的不断增多,维修场地越来越不够用;二是用地不合法,国土部门多次上门要“强拆”。
记者查阅文件发现,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2014年下发的《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经营性粮食存储、加工和农机农资存放、维修场所等用地,仍然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而按照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对现行大多数农机维修合作社来说,几乎不可承受。一是农机维修季节性明显,与品牌汽车4S店不同,全年加起来只有3—4个月,空闲时间无用,并且需要存放农机,又不可挪作它用。二是即便接受建设用地对待,按照建设用地招拍挂程序,农机维修合作社投资强度小、税收和亩均产出回报率小。这意味着,走常规程序,招拍挂肯定“拍不上”。
“如果纯粹搞农机维修,是要亏钱的。”严德敏说,“员工工资、设备配套都是不小的投入,越是正规的维修,亏得越大。比如同样是发动机清洗,用汽油通一通管子,擦擦干,也能发动,又快又省钱,用户自然满意;而正规保养需要用超声波清洗机把油道里的油污干净。同样是安装轴承,有的小维修点工人遇到困难时竟然硬生生地敲进去。”
在严德敏看来,农机维修用地与一般的农业设施用地不同,要像工厂那样,有厂房,有硬化水泥场地、道路,有安装维修设施、设备等。农机因为在农村工作,不便入驻工业区和城市等繁华地方,只能建在广阔的农村,这种农机集中的地方。农机维修用地定为建设用地显然不合理,也缺乏调查研究。
“设置这样的农机维修用地门槛,弱势的农机人根本买不起建设用地,相当于把农机维修行业逼上走投无路的境地。”严德敏说。
受隐形门槛制约 “三夏”抢收暴露农机维修短板
2017-06-07
中国经济时报4320
核心提示:在农机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机检修网点无法满足农忙时节的维修大潮,耽误农时不说,也将农机维修行业逼上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6月3日晚9点左右,在安徽省肥东县参加“三夏会战”的肥西县农机手高云松,忙碌一天就要收工了。当他开着收割机从麦田里向外走时,突然被卡在了一个斜坡上,收割机熄火了。情急之下,他拨通了肥西县德敏农机合作社高级技师严德敏的电话。在了解故障情况后,严德敏先是用手机指挥,高云松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握着手电筒查找问题,半个小时连线后,严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 1359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0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37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0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87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69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6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88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5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