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互联网农业盛行了几年,如今却多半都是纸上谈兵

   2017-06-19 刘旷8050

 

    喊着农业电商塑造品牌的口号,然实际难以找到突破口

 

    2016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网络前三甲分别为:新疆哈密瓜、云南普洱茶以及浙江西湖龙井。不难发现,这几个农产品品牌在“互联网+农业”兴起以前就已经在国内有了一定知名度,故而“互联网+”只是为它们在巩固国内市场上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并且这些农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包容性。

 

    在农产品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要实现农产品顺利“走出去”,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塑造农产品品牌很关键,只有品牌打出去,产品才能落地生根。

 

    问题来了,一味喊着塑造品牌的口号,却不得不警惕以下两大陷阱。

 

    陷阱一:广告内容同质化。例如,某知名大米品牌,从大米的形状和大米的筛选数量上去试图说明该品牌大米的稀缺性,通过“物以稀为贵”来提高价值。但它始终没有说出,这样费尽气力选出的大米究竟和其他大米有怎样的不同、能满足消费者怎样的需求。虽然人人都会消费,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成功的农产品品牌都会吸引消费者购买,关键是该农产品还得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陷阱二:许多人喊着打造互联网品牌的口号盲目前行,砸下大笔广告费用却收效甚微。先不说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的钱还不一定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打了水漂的不在少数。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广泛性,传统农产品开始在互联网农产品品牌建设上斗智斗勇,却难以找到精准突破口,这其中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有许多……

 

     电商巨头抢占农村市场,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说到农村电商平台,不得不提到农村淘宝、京东农村电商、苏宁易购、淘实惠几大电商平台,可谓争得头破血流,力争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获一席之地。据悉,这些互联网公司通过筹建服务站的方式来推进农村战略落地和服务落地,积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

 

    在这里要提到,2015年,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并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同年,京东将电商下乡的目标确定为开设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建立1000家左右的“京东帮”服务店;2016年,苏宁提出要在农村市场投资50亿,在已有1011家的基础上再开1500家直营店,发展10000家代理点及授权服务站……

 

    几大农村电商的互相竞争,建立几乎遍布的电商服务站,但实际做得好的服务站却寥寥无几,这其中面临的阻碍不只一点点……

 

    其一,各地发展程度不一致,难以结合当地特色组建服务站。据了解,这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都有各自统一的运营模式,而这个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各个地区。也可能在这个地区做得风生水起的服务站,到了另一个地区生意却门可罗雀。

 

    其二,玩转农村市场,离不开当地百姓的支持。然而,真正认识到农村电商的好处并且参与其中的村民少之又少。许多村级甚至县级农村电商服务站还停留在“你有我也有”的阶段,即盲目跟风,不懂操作。据悉,许多加盟农村电商只是“光开店不干事”,门面惨淡,当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手段变成了纸上谈兵。

 

    对症下药助推“互联网+农业”继续前行

 

    纵然问题多多,“互联网+农业”的前景还是值得看好,农业与互联网仍旧会在不断的摩擦当中砥砺前行。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说是跨境过大,鸿沟颇深,没有好的方子是很难解决矛盾的。要想攻坚克难,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发展规模化生产助力农业一体化生产

 

    前面提到,物联网与大数据要想普及应用到农业生产上,二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在此情形之下,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任何好的项目,离开了资金支持容易成为空谈。为解决农产品产地过于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规模化生产。这样一来可以聚集资金,二来利于农产品的统一运输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再者,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管理,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农民再也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技术吃饭”。

 

    许多人看好农村电商,但真正投入其中的却不多,究其原因,缺乏技术支持也是一大阻碍。可以说,规模化的生产和技术支持相辅相成,有了规模化生产,方便技术的投入推广;而有了技术的加盟,规模化生产将走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

 

    二、发展本地人才填补农村电商人才缺失空白

 

    发展农村电商,人才缺口问题值得重视。创业需要人才,对于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农村电商更是如此,整个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不容小觑。农产品的运营推广、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等等方面无一不需要人才的参与。然而,农业生产的主体总归是农民,受农民有限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村电商在这方面的阻碍下难以发展起来。

 

    一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是重点。现在,各地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的入驻,这个政策同时也能投入到农业上。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带领其团队、项目等入驻,农民出土地和人力,技术团队出技术和资金,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另一方面,培训专业人才更是关键所在。问题在于,农村有哪些优势吸引人们往这边靠拢?相对于城市,诱惑实在太小,只能考虑本地人员,培养当地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抑或鼓励当地知识分子加入,鼓励他们发展本土企业,是“互联网+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三、因地制宜发展电商推动全民参与

 

    发展农村电商离不开人的支持。针对农村电商服务站遍布各地,却鲜少有真正做得出色的现状,人员参与不积极便是其中一个因素。在这方面,向百姓普及电商知识,尤其是普及农村电商服务站的优势尤为必要。

 

    与此同时,注重发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电商行业。盲目套用别人的成功公式容易造成手忙脚乱的后果,建议结合当地特色,认真分析行业形势,这样既容易在互相挤压的农村电商行业站稳脚跟,也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同时,“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身边有了成功的例子,鼓动大家积极加入就会容易很多。

 

    不可否认互联网农业为企业带来了许多看得见的利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变革下,有成功,也不缺乏失败的案例。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互联网+农业”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唯互联网理论。许多企业家喜欢空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这种理论思维固然美好,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没有结合实际,认清形势,那么有关“互联网+农业”的畅想终究难以落地实施,虚无缥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