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万英眼里,当年辞职来接替父亲经营家庭农场,不过就是换了一个职业,随着农田基础建设的完善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己凭着专业的技能和敬业的精神,一样会赢得体面的生活。
沈万英:他们就是看到我说,哪有农民是像你这样的。我说今后的农民全部是像我这样子的,就是化着妆开着车子,下田的时候就像一个农夫,但是这个农夫不像以前的农夫,他也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他也是很时尚的农民。就是这么一个标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松江家庭农场是非常成功的。从目前来讲,个你看它这个农场主的精神面貌,想搞农业,讲起农业来津津乐道,而且每天在琢磨怎么把这农业搞出味道来,搞技术创新、农业多样化。然后你看他整个农场主的年龄结构也在变化,专业化程度也在变化,农业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你总体去看,农业还是有希望的,农业还是有效益的。
6月21日,夏至。这天80后的施橙辉正式接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几天前,这位从销售岗位上辞职的年轻人经过激烈的投票选举,淘汰了8名竞争者,成为松江区又一名新的农场主。在这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在这块145亩新平整出来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半小时观察:制度创新
农民成了“香饽饽”
今后谁来种地是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更向往城市的生活,二是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比较效益差,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城里挣得多,村里挣得少。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为此各地也出台了不少相关做法。
松江的特点在于:松江没有单纯依靠补贴而是更多地通过奖励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松江一方面适度提高土地的集中度同时又限定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身份和经营规模,切实保证农民受益。在松江农民和土地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而这一切都是制度创新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