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其海一样,这里的工人都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的员工,也是租地给公司的农民。“别看俺只是个农民,可俺领着‘双薪’呢”。休息的时候,韩其海和记者拉起了呱。韩其海今年60岁,是利津县北宋镇坡韩村人,过去,村里只能种植棉花、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收入低,农闲时节,他就到县城打工。
2014年,山东绿洲醇公司流转坡韩、大盖家等村土地2600亩,成立众帮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建起了高低温大棚,同时,种植特色农作物,而韩其海家的8亩土地全部在流转范围内。“地就那么点,种棉花刨去化肥、种子、薄膜钱,一亩地也就收入六七百元,还占着人,不能安心出去打工。”韩其海算起了经济账,“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不用自己操心,每亩每年都有1000元的流转费,一月还有2800元的工资,俺一年纯收入近4万元。”
农民尝到甜头,企业的收获更大。众帮公司经理李泉如告诉记者,公司的蔬菜大棚效益一直很好,一个高温大棚收入在8万元左右,低温大棚也能收入5万元。今年,公司种植了白蜡、紫荆、红花木槿等树种,进行育苗,还试种了牛蒡和辣根等新品种,估计一亩收入能达到5千元,土地效益进一步提升。
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是基础。北宋镇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把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当中,该镇创新思路,把边角地、沟渠地、盐碱地纳入到流转范围,流转所得都成为村集体收入,破解了部分村子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现状。北宋镇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专业大户或合作社。不方便外出工作的农户可以为公司打工,成了既拿地租又在家门口务工领薪的农户。
全镇先后流转土地1万余亩,引进了众帮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鑫源苗木示范园等一批有实力、大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提高土地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