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机械化全国领先 但农业现代化仍然在路上

   2017-09-25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2600
核心提示:尽管目前新疆拥有的节水灌溉面积,机械化程度也处于领先地位,但农业现代化仍在路上。去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80元,增长8%,历史性突破万元大关,但比同期的12363元还有些差距。
     提到农田灌溉,余长德兴奋地掏出了手机,给记者演示起来。

    家住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的余长德今年53岁,家里有百余亩地,以前浇水费时又费力。“基本要全家出动,拿着铁锹到地里去看着。”

    近两年,玛纳斯县作为节水现代化灌溉示范区,抛弃了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灌溉模式,引进节水效果好的小流量微灌技术,而且实现了对水源及重要水利设施的实时监控,灌溉过程实现了手机软件远程控制。

    “现在就算我远在乌鲁木齐,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远程控制阀门,完成灌溉,用水也能精准控制,比以前方便、省水、也更省钱了。”余长德告诉记者。

    在新疆,像这样的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玛纳斯县水利局党委书记李洪彦说,节水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亩均增收达到300元以上。与此同时,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途径,年转移富余劳动力8000余人。

    谈到节水灌溉技术,新疆天业节水灌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万森有说不完的话。这家位于新疆石河子的企业在节水领域的研发工作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目前,天业滴灌技术已经推广到29个省区市,应用作物40多种,并引领中国节水技术成功 走出去 ,在中亚和中非等17个得到推广和应用,累计推广面积7000多万亩,达到位。”杨万森说。

    他说,以水稻为例,公司的节水滴灌产品可以使原来每亩所需水量从2000多立方米降至700立方米左右,这对于缺水的地区意义重大,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

    公司曾为西藏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进行山体绿化,也在为新疆很多缺水的山体进行绿化。

    今年48岁的卞玉才是石河子总场的一名职工,他家的近百亩棉田采用的就是天业公司的节水产品。他回忆说,从2007年开始,这里的棉田基本开始了全机械化种植,从播种、打药到灌溉和采摘都实现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型采棉机从棉田中快速驶过,就会一次性把成熟的棉花收集到采棉机后面巨大的箱体里,采满之后再把棉花转移到运输车辆当中。

    “放在以前,我的这些棉花要30个人采1个月才能完成,现在机械化采摘只需要3个小时。一台采棉机一天可以采500亩,生产效率提高很多。”卞玉才说。

    尽管目前新疆拥有的节水灌溉面积,机械化程度也处于领先地位,但农业现代化仍在路上。去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80元,增长8%,历史性突破万元大关,但比同期的12363元还有些差距。

    根据计划,中国在“十三五”期间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到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达3.6亿亩左右,占灌溉面积的比例增至32%以上。

    在这1亿亩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要承担1500万亩。

    余长德说,他家的大部分地都已经用上了节水技术。“希望这个技术继续搞下去,继续推广,让所有的地都能用上节水技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