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以及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扶持、信贷鼓励、税费优惠等政策出台,很多人都想跃跃一试。
但流转土地后,不少农场主发现自己劳心劳力地经营下来,不但没有利润可赚,反而还要往里边不停垫钱!
曾是千万富翁的他,亏到割腕自杀!
仪大彪在亳州市小有名气。他曾经是当地少有的“富翁”,资产过千万,后来因卷入“土地流转”漩涡,倾家荡产。
2013年3月18日,负债累累的仪大彪,在网上发了一个控诉“亳州土地流转”的帖子后,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关闭手机,割腕自杀。
帖子被安徽省公安厅发现后,通知亳州市公安局和谯城区公安局,出动全部警力搜寻,终于把命悬一线的仪大彪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亳州市传承农资公司总经理、亳州市洲超农产品公司总经理、传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店乡韭菜协会会长、亳州市人大代表、亳州市劳动模范、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亳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看看这串闪亮的头衔,谁也不会想到,仪大彪会走绝路。
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王楼村,是远近闻名的韭菜种植专业村,这里的农户有种植韭菜的传统,但一家一户的小面积种植,因没整合资源、打出品牌,形不成产业和规模,也就没有竞争力。政府希望有人站出来,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扶持一批韭菜种植大户,带动产业发展。
2008年,当地政府动员仪大彪分两次流转600亩土地,当韭菜种植大户,成立亳州市谯城区家韭菜产销协会。仪大彪被推选为协会会长,专门组织种植韭菜,带动当地韭菜产业发展。为了鼓励仪大彪带好这个头,政府承诺将从“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他提供支持。
在各方力量的鼓励下,仪大彪信心满满地担起了带头致富这副担子。
仪大彪和农民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每亩地每年租金1000元,一年一付。
经过千辛万苦,仪大彪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亳州泥店韭菜在市场上有了知名度,湖南、湖北、上海以及郑州等地的菜贩子都被吸引过来了,甚至还有韩国、日本客商也前来洽谈韭菜深加工项目。
时一亩韭菜的收入能达到4000至5000元。韭菜成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大产业,也着实给了仪大彪无穷信心。
为解决韭菜种植及加工、销售等问题,仪大彪出资成立了亳州市传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农民解决韭菜种植技术服务、销路、加工等问题。2008年,公司销售额就达1800多万元,张店乡韭菜种植业产值达上亿元。仪大彪被评为2008年“亳州市十佳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成了当地的“名人”“红人”。
然而,热烈的鞭炮声、祝贺声之后,是残酷的自然环境,捉摸不定的市场。到了2009年,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导致一窝蜂上马,当地韭菜产量过剩,“菜贱伤农”,多数土地流转户,一下子赔了个一塌糊涂。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受天灾和市场供求等影响,仪大彪不仅没有因为“土地流转”富起来,反而赔光了积蓄,累积了巨额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债务。
无规划的大面积土地流转,怎能不赔钱?
大面积流转土地后,如何挣钱是关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间流转地价格从每亩100元上涨到每亩1500元。
我们来给种植经营大户算一笔账:流转的土地平均一亩要交租金1000元;化肥、种子、农药每亩650多元;农机具、播种、浇地、追肥、除草、收割、人工每亩700元,工人工资及管理费用是主要开支。
这样算下来,平均一亩地的投入超过2350元。如种植玉米,亩产按1100斤,市场收购价1.15元一市斤,折合现金1260元,种植小麦亩产按900斤(正常年份的平均粮食产量),市场收购价1.2元一斤,折合现金1080元。一年夏秋两季的收入合计为2340元,这还没有算第二季的投入,一亩土地还要赔10元,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有多大嘴 吃多大馒头
笔者在中部参加一个种粮大户交流会,有位大户道出苦衷:两年前,他拿着打工积攒的十几万元返乡种地,先租了50亩,小赚一把。去年一下发展到500亩,没想到秋收后玉米价格大跌,连本都赔了进去。现在,这500亩地成了烫手山芋,想接着种,可是土地租金、种子化肥要大量资金,自己凑不上,可想退租又退不掉,左右为难。
这些年下乡租地的老板太多了,租金越炒越高,地价高企,跟风租地,靠种粮根本不行。再说,搞农业不光是有钱就行,农忙得雇人,收割要用机器,收回来还要晾晒、仓储,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规模越大越难。
道理简单,这位大户当时为何不冷静?他说,政府给补贴、有项目,镇上干部来做工作,脑子一热就上去了,贪多嚼不烂,最终尝到苦果。
时下,不少资本投资农业,都热衷“高大上”,流转土地动辄几万亩,建农业园区一并几个村,如此贪大求快,为什么?
一是老板积极,他们认为农业门槛低、效益好,规模越大利润越多。
二是政府积极,上规模、垒大户,就有了政绩,树起样板。
殊不知,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回报期长、自然风险高,典型调查显示,规模
经营主体的粮食单产要比普通农户低,大户单产要比小户、散户低,可以说,种粮有了规模未必经济,投资农业不会一夜暴富。
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全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4.43亿亩,占比达33.3%。速度背后更应关注质量,有多少是健康理性的流转,有没有违背农民意愿,有没有出现耕地非农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对7省份的调查显示,40.06%的土地纠纷由土地流转引发。
土地流转,还是不流转?
虽然土地流转遇到各种困境,但并不是说毫无出路,要靠流转土地盈利,必须讲究适度。
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经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而个人家庭农场式控制在500亩以内。
当然,土地流转也不是规模经营的方式。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也可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想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其中,政策补贴是最受农民关注的部分。种不种地都可以拿、发放不够及时、数额有不足等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想解决补贴的问题,首先要在制度层面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比如前些年,河南省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了联庆家庭农场,市场价格下跌的玉米被作为青储玉米卖给了养殖场,不但没亏损,反而盈利不少。
这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说到底,只有想尽办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过得体面,才会有人愿意种地。
农医生说:
土地流转面积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不是越大越好,要与城镇化进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当然,个人能力不一样,流转的规模和种植情况也不能同日而语。但无论大小,只要找到最适宜的生产管理模式,将农场经营好,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才是摆在每一位农场主面前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