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急,我们调点材料回去看看,过几天就还回来。”老黄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对了对材料清单。
2014年初,我刚大学毕业进检察院被安排在反渎局,跟着师傅老黄办案,当时我院接到群众举报,称区里的农机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为农机贩子倒卖享受补贴的农机提供方便,涉嫌渎职犯罪。老黄带着我开始了初查工作,我对一切都感觉新鲜,急着想看看师傅怎样把只有几行字的举报材料办出案件。在老黄的带领下,我们先学习了许多上海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发现根据政策享受补贴的机具在规定期限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者以租赁等名义变相转卖。
“黄老师,举报人也没说谁的农机被倒卖了,我们怎么查啊?”
“你们别急,据我了解我区农机购置补贴常年占全市补贴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本地的农机具却无法满足作物季节需要,说明这些享受补贴的农机肯定不在崇明,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关键就是找到那些享受补贴的农机的去向,我们先去农机站调点材料看看再说。”
面对从农机站调取的几大箱材料,要找到“消失的农机”去向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黄老师,整整5箱材料,几千人的申请表,这里的数据太多了,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我们直接到农户家里去看看农机在不在不就结了嘛。”我说。
“你说的是个办法,但是我区农机补贴量大、人多、时间跨度长,一户一户实地查看,不但辛苦而且效率低。我们必须先筛选出可疑的对象再去实地查看。”老黄答道。
但怎样筛选又是个难题。老黄带着我们加班加点,将所有数据都输入了excel表格,建立临时数据库。利用电脑数据分析,果然很多疑点就自己冒出来了。比如,将所有申请人信息按年龄排序,发现有些申请人年龄偏大,驾驶大型收割机是重体力活,一般60岁以上很难胜任;按照姓名排序,发现有很多人重复购买补贴农机,有人5年内购买了3部大型收割机,不合常理。最终,我们从100多位申请人当中,梳理出16位可能存在问题的申请人。而后我们驱车前往农户家中,询问情况。结果,农户均表示没有购买农机,只是将身份证、户口本借给了他人。
最后,我们查明该镇有18辆农机属于违规审批,涉及补贴140余万元,负责补贴农机购置审批的农机专管员被我院以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
案件办完后,老黄告诉我,“在数据时代,可能某一数据表面看来毫无用处,但这个数据和其他数据整合在一起后,就有可能是打开整个金库的钥匙。人可能会骗人,但数据不会。”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