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要提高农业(高于打工)的比较收益,二是要让务农与外出务工的劳动强度相比并不具备明显劣势。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机械,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国内农机化水平提升、农机产品不断升级、国内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产农机主机的零部件组成中,进口部件的价值构成比例可能还在提升(更多采用进口部件),这是需要加强注意与警惕的一点,不然,长此以往,中国的农机产业就会陷入所谓“拉美化陷阱”。
国内农机产品在产品升级、产品高端化的过程中,如果主机企业靠大量进口国外零部件来组装达到“高大上”,这样的高端化显然是一种“伪高端”,根本没多大意义。
市场换不来技术,中国的农机化事业,最终还需要靠国内企业来武装,只有国内农机企业强大了,外资产品就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国内农民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我国发展农机化事业就可以少付出点代价。
唯有国内农机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倒逼国外农机企业在中国建厂、提高其本土化程度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作为外企本土化的一个“副效应”,其相对先进的技术也才能在国内市场得到更多扩散。
2月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彰显了高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意图与决心。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了我国农村的巨变蓝图,乡村振兴也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总旗帜与总抓手。
让我们农机行业所最为关注的,当然是这次1号文件中提到的有关农业机械化的内容。文件中,农业机械化作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重要举措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技术前提,在具体内容部分就得到重要体现:
“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
毫无疑问,农业机械化是替代劳动力、降低农业成本、确保粮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支撑力量。同时,总书记还指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和有吸引力的职业。如果不借助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民还是采用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体力劳动,显然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也就是说,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一是从务农的心理意愿看,要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务农的投资产出比,提高农业(高于打工)的比较收益;二是从务农的生理角度看,要降低务农的体力强度,让人愿意务农特别是让未来的年轻人愿意待在村里务农、而不是选择外出务工――务农的体力劳动强度要相近甚至低于外出务工工种的劳动强度。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前者,需要依靠农业机械提高规模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农业机械还是科技的工具集成与物质载体,像精细化播种、施肥、撒药等,减少粮食损失和环境污染,确保粮食产量(如机收、烘干、抢收抢种等方面的功能)。后者就不用说了,要以机器替代人力才能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譬如远程控制、远程维修,将进一步提高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度。
尽管这次1号文件对农机的表述才区区76个字,但老朱认为,内涵非常丰富,指向非常精准,深刻地抓住了当前农机行业发展的“牛鼻子”。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党精神之于农机行业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准则。
首先,这次1号文件指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农机行业发展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农机装备。这个任务也是与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论述一脉相承的。目前,农机化行业面临的矛盾就是农机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农机产品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如果要更具体更更权威的说法,当属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李伟国司长对此的表述:
“与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高三低’:从作物上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南方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不充分表现为“三多三少”:小马力、中低端机具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少;单项农机作业的技术多,集成配套的农机作业技术较少;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特征是作业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农机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因此,对于当前的农机行业和农机化领域来说,重要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一些领域“无机可用”和一些领域“无好机可用”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发挥政府部门(政策举措)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另一方面要激发企业主体(包括研发企业与制造企业等)的积极性,从产品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
其次,这次一号文件指出了农机行业要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这也进一步点明了目前我国农机行业的软肋。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机化事业整体发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不足也是明显的。目前国内用户对国产产品抱怨最多的就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的可靠性不高。这与我们国内企业产品设计、产品制造水平、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技术研发、质量管理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当然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国农机工业在度过购机补贴政策惠及的“黄金十年”之后,近两年来,农机行业呈现下行态势,2017年国内农机产业更是进行深度调整期,国内很多知名的一线品牌遭遇较大的滑坡与压力,但是久保田、洋马、约翰迪尔等华外资企业受到冲击相对要平稳得多,这得益于他们产品的结构较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较高而获得的需求刚性以及在华深耕多年、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的坚挺性。
在大宗农作物机械方面,目前我们的国产拖拉机在高端化方面,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非常明显。当前正处技术升级换代窗口期的动力换挡技术,仅有几家大企业基本掌握,不过在整体层面上,这些企业掌握的火候仍差了几分,国内企业尚不具备随意、大规模运用到产品本身上的能力。对于传统的机械换挡技术,无论是作业效率还是机手作业的舒适度,都无法与采用动力换挡的拖拉机相提并论。在履带收获机械领域,国内企业多是纵油流技术的跟进者,缺乏独创的技术点引领升级。在玉米收获机领域,尽管在东北市场以勇猛机械、九方迪马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传统机型方面打败了外资品牌,但是在当前正日益受关注的籽粒直收领域,凯斯等外资品牌仍存在领先优势,国内企业亟须尽快赶上。
此外,这次1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其实也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从作物上看,像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已经较高,而油菜、马铃薯、甜菜、棉花、林果业、甘蔗等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这也导致农民生产成本高、产业缺乏竞争力。从地域看,东北、华北平原等宜机作业地区农机化水平高,但是更适合发展经济作物的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仍非常低,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加上过去发展农机化主要保障大田作物,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受到忽视。同样受制于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的原因,国内畜牧养殖业竞争力弱,大量肉食、奶粉进口,中国奶农处于乳制品产业链最没话语权的末梢。随着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论是的经济环境、物质技术条件,还是从整个行业发展形势看,我们都到了补齐畜牧养殖业机械化短板的机遇期。
值得注意的,这次一号文件专门提到要提高国产化水平。如上所述,即便目前国内企业能造出动力换档的拖拉机,但是很多关键部件不得不进口。这里面,关键零部件制造水平不足是中国企业的软肋与痛点。实际上不仅拖拉机,像目前国内插秧机领域企业苏州久富, 为了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其发动机也不得不采购自日本。关键部件进口,既大大拉低了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在供应链方面也更受外资企业的掣肘。
实际上,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国内农机化水平提升、农机产品不断升级、国内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产农机主机的零部件组成中,进口部件的价值构成比例可能还在提升(更多采用进口部件),这是国内农机行业和主管部门需要加强注意与警惕的一点,不然,长此以往,中国的农机产业就会陷入所谓“拉美化陷阱”。特别是,国内农机产品在产品升级、产品高端化的过程中,如果主机企业靠大量进口国外零部件来组装达到“高大上”,这样的高端化显然是一种“伪高端”,根本没多大意义。
市场换不来技术,中国的农机化事业,最终还需要靠国内企业来武装,只有国内农机企业强大了,外资产品就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国内农民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我国发展农机化事业就可以少付出点代价。购买外资产品除了单次购买成本,后期维护维修零部件成本、外资企业人力服务成本,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是国内广大普通机手的不可承受之重。此外,唯有国内农机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倒逼国外农机企业在中国建厂、提高其本土化程度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作为外企本土化的一个“副效应”,其相对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在国内市场得到更多扩散。
总之,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当前农机化发展的矛盾,还是提升我国农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可以在1号文件这短短几句话中得到体现。对于国内多数农机企业来就,不妨把这几句话作为今年的行动指南与努力的方向。
2018年中央1号文件的“农机解读”
2018-02-10
农机1688网原创朱礼好13790
核心提示:总之,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当前农机化发展的矛盾,还是提升我国农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可以在1号文件这短短几句话中得到体现。对于国内多数农机企业来就,不妨把这几句话作为今年的行动指南与努力的方向。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 国际农机展200-250马力和3款3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
- 国际农机展上31款100-200马力的拖拉机
- 洋马第三久保田第七,河南10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9月数据出炉,前3季度拖拉机产量38万台,全年大拖可望创新高
- 冠亚军占比近半,久保田第六洋马第七,湖南10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冠亚军占比超75%,江苏6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2024年1-9月插秧机补贴销量增超15%,企业排名有哪些新变化?
- 天人冠军徐工亚军英虎第三雷沃第四,前四占比超55%,甘肃12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销冠占比超20%,雷沃第八英虎无踪影,吉林10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雷沃第二英虎第九,前4占比过半,内蒙古10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点击排行
- 22831吉林开始补贴2024年购买的农机了,请看10大拖拉机品牌销量与价格
- 19612销冠一拖东方红,青岛10大拖拉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178432024年1-9月插秧机补贴销量增超15%,企业排名有哪些新变化?
- 17504潍柴雷沃独占55.5%,陕西10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16925销冠市场占比超21%,雷沃第三英虎第七,山西10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16676雷沃第二英虎第九,前4占比过半,内蒙古10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16407东方红久保田常州东风获轮拖前三,浙江10大轮拖和3大履拖补贴销量与价格
- 14968天人冠军徐工亚军英虎第三雷沃第四,前四占比超55%,甘肃12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 14469销冠独占66%,英虎第二、雷沃与金大丰并列第三,天津6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