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
(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亟需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把农业资源利用过高的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改变资源度利用的现状、扭转农业生态系统恶化的势头,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开展轮作休耕试点,探索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西北西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有效治理方式,使污染的耕地逐步得到治理,使退化的生态逐步得到改善,让水变清、山变绿、地变肥,美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宜居。
(三)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途径
轮作休耕就是要压减库存压力大的玉米和稻谷,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
(四)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
轮作主要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培肥作用,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休耕就是减少耕地水资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加以治理,确保急用之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哪些成果?
2016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616万亩,主要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9个省(区)实施。2017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试点省份不变。两年来,轮作休耕试点的内涵不断丰富、路径逐步清晰,成效显著。
(一)技术模式成熟适用生态效应初步显现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产与生态相协调。河北省200万亩季节性休耕,年压采地下水3.6亿立方米。
2.适区与适种相一致。吉林东部山区轮作大豆后,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50%左右。
(二)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经济效应初步显现
主要体现在“三增”:
1.作物产量增加。河北小麦冬季休耕后,将一年两熟夏玉米改为晚播春玉米或早夏播玉米,亩产提高10%以上。
2.有效供给增加。在轮作休耕带动下,两年调减籽粒玉米5000万亩,增加大豆1900多万亩,增加杂粮500多万亩。
3.农民收入增加。黑龙江省海伦市轮作种植富硒、高蛋白大豆40多万亩,通过精深加工转化,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金豆子”。
(三)管理方式规范有效监督手段初步建立
1.种植面积变化“天眼”察。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轮作休耕区域进行遥感监测,轮在哪里、休在哪里,轮了多少、休了多少,一扫就知、一目了然。
2.耕地质量变化“地网”测。针对轮作休耕区土壤类型和集中连片情况,按照“大片万亩、小片千亩”的原则,科学布置近800个土壤监测网点,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和肥力变化,为客观评估轮作休耕成效提供依据。
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农业部、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尽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态化实施。
(一)在规模上扩大
2018年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
(二)在区域上拓展
轮作在东北四省区的基础上,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两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基础上,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纳入试点范围。
(三)在资金上增加
2016年开始,中央财政就安排了14.36亿元,试点面积616万亩;2017年安排了25.6亿元,试点面积1200万亩;2018年拟安排约50亿元,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2400万亩。
轮作休耕对粮食有多大影响?
2017年轮作休耕1200万亩,其中轮作1000万亩,休耕200万亩,大概影响粮食产量近80亿斤,相当于整个粮食年产量的0.6%,相对于现在我国粮食年产量12300多亿斤的大数,这80亿斤占比还是非常小的。
开展轮作休耕,不是不重视粮食,相反是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因为休耕区域都是生态脆弱地区和耕地退化地区,通过轮作休耕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轮作的区域主要是通过用地养地结合,培肥地力,实现永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我们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休耕的比重不大,轮作是主要的。同时坚持休耕不是弃耕,更不能废耕,确保急用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总的来看,我国粮食是有保障的,这个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