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报》网站2月20日报道,根据经合组织2009年的一份报告,2008年1月至5月,国际市场的稻米价格上涨了3倍多,从每吨300美元涨至1200美元。各地民众因为稻米和小麦的短缺和高价而焦急,因此爆发了粮食危机。
在后来的分析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银行都认为,是生物燃料、美元贬值以及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这场粮食危机。银行在报告中指出,2004年至2007年,全球增产的全部玉米几乎都被美国用来生产生物燃料,剩余玉米因为全球其他用途消费的增长而被消耗殆尽。
此后,不同研究就投机行为对粮食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因为涨价最多的稻米并没有被用来生产燃料。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杨迪(音)认为,投机在那场稻米危机中的决定作用值得怀疑,因为危机应该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限制出口的政策、市场恐慌、其他粮食作物价格上涨带来溢出效应等。
美国稻米国际市场分析师汤姆·斯莱顿也认同这个观点。斯莱顿认为,稻米危机主要是因为其他粮食短缺、价格上涨引起恐慌造成的。面对其他粮食价格的上涨,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稻米出口大国也产生了同样的恐慌,于是减少了出口。是印度宣布禁止大米出口,很快其他亚洲政府也加以仿效,甚至连埃及和柬埔寨也很快采取同样的措施。虽然这些决策只持续了4个月,但也证明了市场的脆弱。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资深记者让-皮埃尔·鲍里斯认为,生产商、中间商、贸易商和零售商,所有人都在拿稻米做交易,出现了腐败和投机行为。
鲍里斯说,2008年印度小麦产量很少,作为弥补,印度政府决定禁止大米出口,它认为稻米会在全短缺。鲍里斯认为,投机是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例如菲律宾的大米进口量飞涨,这并非需求所致,而是因为负责进口大米的官员腐败。
鲍里斯认为同样的机制循环会再次出现,人们饿死不是因为没有食物供应,而是因为贫穷而没钱购买食物。未来随着收入增长,穷人的饮食结构将开始多样化。发达的人均亚洲稻米消费会减少,而贫穷的亚洲和非洲则仍会以稻米为主食。
杨迪认为,虽然人口增长,但是粮食产量将是足够的,相比较而言,人们对粮食的购买力和收入更为重要。不过这位经济学家认为,新的粮食危机仍有可能发生,而政策和气候变化有可能是造成新危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