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常态化制度化实施

   2018-03-09 中国农业新闻网7780
核心提示: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这充分展现了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增强自觉,扛起责任,切实把轮作休耕试点抓紧抓实抓好。
 

耕地轮作休耕
 

  余欣荣表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积极探索。为了保供给,过去我们的耕地“连轴转”,四海无闲田,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了较大压力。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现在粮食供求状况改善了,负重的耕地、透支的环境也该“歇一歇”了。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正当其时,影响深远。这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可以让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余欣荣介绍说,2016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农业部、财政部等10个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有力有序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2016年试点面积616万亩,主要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9个省(区)实施。2017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试点省份不变。

 

  两年来,轮作休耕试点的内涵不断丰富、路径逐步清晰。各地在组织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省市县层层分解轮作休耕任务,确保任务落实。在试点中,各地注重节本降耗、地力培肥、污染修复,集成组装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技术模式。比如,在冷凉区建立了玉米与大豆、杂粮、饲草等“轮作倒茬”模式,在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退化区建立了“控害养地培肥”模式,在地下水漏斗区建立了“一季雨养一季休耕”模式。吉林东部山区轮作种植大豆后,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50%左右。

 

  对于下一步工作,余欣荣表示,农业部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耕地轮作休耕的常态化制度化实施,确保完成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任务。

 

  一是科学制定试点方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今年的实施方案。规模上扩大。农业部坚决贯彻、认真落实“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的要求,实施好重点区域轮作休耕,鼓励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区域上拓展。轮作在东北四省区的基础上,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等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基础上,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纳入试点范围。

 

  二是加快形成制度。常态化实施,重在形成制度。要加快形成轮作休耕组织方式,探索实行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生产生态兼顾的耕作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用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政策框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种植收益变化,科学确定补助标准,形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区域轮作休耕、地方财政自主开展轮作休耕的长效机制。

 

  三是着力集成技术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生产特点,集成组装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技术模式。一方面,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对生产中已经证明可行的技术模式,加快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示范带动大面积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效。另一方面,制约一个攻破一个。针对轮作区作物倒茬后出现的除草剂药害、机具不配套,以及休耕区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品种缺乏、技术不匹配等问题,组织专家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尽快形成好使管用的轮作休耕技术,为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四是着力健全考核机制。重点是探索加强监管的有效办法。率先在卫星遥感监测上取得突破,做到试点区域覆盖,适时开展动态监测。在关键农时季节,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导,重点检查任务和资金落实情况。同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考核,对各地试点情况进行考评打分,并开展第三方评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