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关于农机市场运行趋势的三个猜想

   2018-04-08 农机1688网原创10970
核心提示:在经历了连续两年增速放缓的低迷运行之后,人们对今年农机市场充满了无限期望,单纯就目前1-3月份的运行情况来看,并没有出现大家想象的火热局面,反而部分市场表现持续走低,虽然前三个月不足以代表全年整体市场情况,但是仍旧处于下滑通道的农机市场,着实让人异常心焦。

    都说会触底反弹,机会在哪里?——关于农机市场运行趋势的三个猜想


【农机1688网原创】在经历了连续两年增速放缓的低迷运行之后,人们对今年农机市场充满了无限期望,单纯就目前1-3月份的运行情况来看,并没有出现大家想象的火热局面,反而部分市场表现持续走低,虽然前三个月不足以代表全年整体市场情况,但是仍旧处于下滑通道的农机市场,着实让人异常心焦。

 

业内很多人提到的触底反弹呢?农机市场发展的机会到底在哪儿?三个猜想与大家商榷。

 

一、过剩品类仍趋缓,刚需品类才上升。

 

  

  2005-2015年旋耕机、播种机保有量变化走势图

 

业内习惯于把国内农机市场2004-2015年10余年快速发展期称之为“黄金十年”,而这期间,社会农机增量大多集中在传统品类上,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公布的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较为常见的传统品类呈阶梯型增长态势,比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传统的播种机、旋耕机等,在补贴政策拉动下,整体保有量快速急剧增长,最近几年进入了性普遍饱和阶段。发展转折是自2015年开始的,这一年,在供给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等政策影响下,传统品类农机市场出现增速放缓、销售结构再平衡等现象,再近观2017年,传统品类出现齐声下滑,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统计,去年行业骨干企业生产大中型拖拉机同比下降25.75%,小四轮拖拉机同比下降18.67%;收获机总产量下降29.48%,其中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生产比上一年下降了48.64%,履带水稻收获机同比下降24.29%,轮式小麦收获机产量同比下降了24.04%……饱和,成为了销量下滑的最直接因素!过剩产能消化、新旧更新成为了传统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
 

  2005-2015年玉米联合收割机、畜牧机械保有量变化走势图

 

与传统品类市场调整同步,诸多小众品类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粮食烘干机、青贮机、蔬菜收获机械、甘蔗收获机械等,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统计,2017年谷物烘干机、青饲料收获机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插秧机产量同比增长19.79%;另据统计,以花生收获机械为主的块茎收获机同比增长超过29%。由此可见,用户有需求,市场才会增长,盲目生长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对于2018年市场,很多人预测以大中拖为代表的传统产品进入集中更新期,市场触底反弹的几率很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中更新仍有待商榷,逐步更新、梯队转换倒是比较靠谱的论断,因此,预计过剩品类持续趋缓的大趋势仍会延续,大中拖、轮式收获机械、履带式收获机械整体市场销量维持在2017年水平已经不错,增长几率不大;而玉米收获机因作业机械化率所需、畜牧产业发展等因素出现小幅增长的几率较大;经济作物收获机械、丘陵山区特需小型机械、蔬菜机械、园林机械以及后加工机械增长几率较大……总而言之,有需求才有市场,农机市场竞争已经悄然回到“刚性需求”这一原点上。

 

二、噱头炒作是一阵风,创新与智能实实在在才行。

 

近年来,跨界营销、模式创新、科技智能等猛烈地冲击着农机市场,农机互联网也好、共享农机也好、电动农机也好、农用飞机也好、无人驾驶也好……这些7、8年前想也未想、听也未听的概念,现如今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然而,这一切所提到的“高科技”和新概念,也真是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到底几真几假?
 

  农机无人驾驶和汽车无人驾驶(来自网络)

 

先说一下无人驾驶,不仅在汽车行业,而且在农机界,大大小小的农机制造企业尤其是大中拖制造企业一股脑地奔着“无人驾驶”使劲儿,话说回来,目前国内大马力拖拉机制造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小企业连基本的产品作业可靠性都没控制好,更别说智能化了,搞无人驾驶,不是装个电子控制系统、装个GPS、弄个遥控器就能够称之为智能操控,做噱头,无非是为了博取客户眼球或者争取资金支持,但并非长久之计。
 

  植保无人机近年保有量及作业面积一览表

 

再看植保无人飞机,据农业部相关部门统计,2016年生产植保无人机的厂家超过了300余家,而2015年才100家,2017这一数字仍在迅速增长。据中国农用航空植保协会调查数据统计,2016年仅有10%的植保队达到了营收平衡,大部分植保队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一年里某几个月很赚钱,全年摊下来才刚刚回本,算上折旧可能还亏钱,也就是靠政府相关补贴活着。另据调查,2016年底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由2015年的2324架增长到6000架左右,再到2017年11月,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1000台。这么大的保有量,这么迅速的增长速度,很快就会进入饱和,由此可见,即便是高科技,也不能搞成一阵风,如果扎堆进入,再大的“蓝海”市场也很快变成了“红海”,所以,不管是制造还是推广,每个经营和管理主体都需要系统思考,实事求是进行有序推进才行。
 


 

再看一关于“共享模式”的话题,单车共享了、汽车共享了、雨伞共享了、充电宝共享了……很多人就琢磨着农机也该共享了,就开始了对这一模式的极力推广,现如今,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接二连三地出问题了,共享农机模式是否真正达到了大家预想中的目标呢?实际上,几个问题还是要重点关注:一是搞清楚共享农机投资主体,享受补贴主体是谁?二是确定共享农机的操作者是谁?现如今很多共享其实是租赁而已;三是确定好农机保险等事宜;四是界定好因机械故障造成的抢种抢收等农时影响事宜;四是结合土地流转情况解决抢种抢收的集中作业问题……所遇问题不少,新模式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

 

当今的时代是不断创新和不断颠覆的时代,无数的科技智能、先进模式在不经意间进入人们的生活,农机作为传统产业,需要创新,更需要智能,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实实在在才行,需要有真正的专业人员进行不懈地研究、突破,任何形式的噱头和炒作都是要不得的。

 

三、价格虽不容忽视,产品过硬才可能成“”。

 

近几年,农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市场增幅不断收窄,农机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伴随着粮食价格市场化接轨,价格波动明显,用户投资农机的热情减退,生意不好做,价格竞争便成了“家常便饭”,而实际上,农机市场的竞争绝非是唯价格因素说了算。
 

 

  农机用户购买影响因素调查图表
 

 

据有关机构调查发现,农机客户对产品、品牌、性能等认知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整体来看,用户对产品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在100名用户抽样调查中排名,比重达到了26%;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比重为18%;排在第三位的是价格,比重为16%;再次是品牌、外观、补贴方式以及其他要素,比重分别是13%、12%、10%和5%。由此可见,客户的质量意识在逐渐提高,对服务、外观的要求逐渐提高,价格因素的敏感度在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质量过硬、作业可靠成为了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价格竞争虽然最有效,但是并非决定性因素,农机行业要升级,首先要实现产品升级,这个过程是在可靠性、作业效率、智能化、舒适性等综合性能提升的过程,由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是者生存、强者生存,接下来企业间的整合和淘汰仍会屡见不鲜,可以肯定地讲,今天乃至今后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聚焦在“产品”这一基础载体上,只有产品过硬了,才有可能赢得用户,决胜市场。

 

不管市场形势如何,也不管是“反弹”还是“趋稳”,农业始终是国之根本,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仍会持续和不断升级,农机企业唯有脚踏实地,坚持创新,勇于突破,市场为导向,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打造属于自身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机会必将无处不在!(作者:李勇)

 
标签: 农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