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4月9日称,巴西作为中国大宗商品的卖家,大豆价格当时已上涨至21个月高点,中国进口商似乎已经在增加他们的需求。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巴西农民却并没有因为这一消息真正高兴起来,反而可能遭遇“谷贱伤农”而失落焦急,为什么呢?
从供给层面来看,的消息是中国大豆种植即将增产,预计进口将减少。
彭博社援引中国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中国2018/19年度大豆进口将出现十五年来首次下降。数据显示,中国2018/19年度大豆面积可能同比增长8.8%,至847万公顷;产量预计在1580万吨,同比增长8.6%;预计进口量为95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0万吨。这与3月下旬发布的美国农业部参赞报告的预测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4月3日联合发布的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大豆生产者补贴。这将是中国大豆农民的福音,同时,也是巴西、美国等大豆出口大国农民们担忧的事。
BWC中文网分析团队近日提及,贸易的背后是货币的博弈,一个经济体贸易的盈亏除数字上的顺差或逆差,同样取决于该经济体的货币是强劲向好还是芨芨可危。据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5月7日报道,巴西雷亚尔兑换美元的汇率当时已经下跌近7%,这对中国大豆买家来说可谓及时雨。
因为这意味着仅仅四周时间里,巴西大豆价格变得最为便宜,不仅将阿根廷大豆供应挤出市场,而且还威胁到美国大豆、阿根廷大豆等的价格。分析认为,巴西汇率问题或成为国际大豆价格或将走弱的一道风向。
事实上,眼下的情形,对于种植大豆的部分中国农民来讲,是一次扩大生产和市场的双重机会。如果通过内需拉动种植和生产,来刺激中国的大豆相关产业,将是一举多得的利好。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大豆进口国,几乎买了全市场上60%的大豆。去年进口9554万吨,同比增长13.9%,占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