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给农业补贴,振兴乡村经济,同时降低粮价。咋一听,农业补贴越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就会增长。非也,据本人观察,到底效果如何,是名已至,而实不归也。或者叫做事与愿违。
谈起种田,大伙都很郁闷,都是农民,确实都懒得种田。
老许在乡下种田,应该是地道农民,但又是后娘养的农民。因为咱们种了几年地,只是给土地的主人交租子,即租赁费,根本没有见到补贴一分钱,种粮补贴全给分田到户的主人。种田是我自己愿意的,赔也好,赚也好,与政策无关,与他人无关,就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不依不舍老种子,走到一起来了。
前不久,有人写文章讲到中国农业死于中央一号文件,讲的很有道理,我转了,结果遭到一位曾经是领导,退休前官至少将的强烈谴责,我大为不满,扣帽子不小,即如此,我也不跟他玩了,将其删除于好友。我不需要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对农业狗屁不通,听不得层真实声音的人来教训我,不客气地说,有本事,来我这里跟我来辩。但是,我必须搞清楚文章里所讲述的问题是不是实际情况。
许多种子,都标有转基因,不可留种,是老人们,把世代相传的种子留下来了。
近日,本着这个观点,去与农民交谈得到的答案果然是补助越多,越不愿意种田。听到的声音一:糟糕,粮食价格下降了,去年稻子刚下地,一块二一斤,现在才一元一斤,去年秋收后看到一块二,想着过年后会涨价,结果粮价一下子落了两角钱,现在一元一斤了,种粮大户亏了不少。先前,政府有指导价,现在没见电视报纸讲。第二句话,是种田每亩补一百元,用这一百元拿来买粮食,可以买几十斤,再去打工挣钱,何必种田?所以,今年撂荒更多。
宁可去养龙虾,绝不愿意将稻来种。
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初听是农民不听话,再细思量,农民也会算帐,现在粮食便宜,因为进口粮食么,如果一个家庭一亩补一百元,十亩就可补一千元,用这钱去买粮食,打工也来钱,一举两得,政策确实好的很啊。但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想通过种粮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何越补越没积极性?原因在于,你补贴一百元,但粮食掉价两角,设原来一亩生产粮食1200斤,投入成本1200元,原粮价每斤1.20元,可收入1440元,现在如果产出1200斤,只能卖1200元,除补贴100元,还倒贴140元,这还不算天气风险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以及农药化肥价格上涨。试问,这样的补贴政策是不是南辕北辙?这是不是与愿望正好相反?
成片稻田都改成养龙虾的水池,似乎今后只吃龙虾可以饱肚子了。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应该让粮食涨价,才能让种粮食的人看到有利可图。但粮食价格上涨必须导致城市居民的强烈反弹,这个好办,给城市居民以购粮补贴。即粮价给予指导价,城市居民每人每月补贴粮价款30元左右,粮价提高一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种粮积极性,也可以平衡城市居民购粮不受价格影响。否则,果然是种粮补贴越多,哪怕是一亩补一千元,一万元,粮掉的一块或者五角,谁都不是傻子,会算着自己的帐,坚决不种田,买粮食不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何必顾着那个发不了财,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几亩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