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王昊鑫,因家里自有面粉厂,而每年都面临小麦不够用,需从外面大量收购的窘境。2014年因政策鼓励土地流转,于是王父就决定承包300亩土地,自己种植小麦。
刚开始只做粮食作物且规模小,利润空间小,所以老王就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没想到这一扩大,就踏进了农业连环坑。
一、农业坑: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2015年,种植面积从原来300亩扩大到1000亩。同时在基础建设方面:新建大型晒场和仓库、添置大型机械。可没料到,仅成本投入就已超百万。
因错估基础设施投入,导致收不抵支引发亏损。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成为了他们做农业踩到的个大坑。
1、错估自身抗风险能力。对自身能力预估过高,导致市场价格波动时,抗风险能力不够。
2、错估运营成本。对资金预算没有太大概念,导致基础设施投入超预计,资金链紧张。
很多农人对于基础设施投入没有概念,以为农业基础投入,不用投资太多。却不曾想,农业基础投入,就是个无底洞,动一下就是钱!关键是这些投入,还没有利润。
因此,今年开始了从重资产到轻资产化的尝试。不再往外扩展,与农户直接合作,以优惠的价格为农户提供机械、化肥、种子等。并且在作物成熟后以高于市场收购价购买作物。
二、农业第二坑:政策改动,囤积玉米反入坑
2016年,因为前一年囤积的部分玉米挣钱了,所以老王又收购百万斤玉米囤积起来,却没想到遇上政策,突然取消玉米托市收购;加之外国玉米的低价冲击,玉米价格大跌,价格跌至7毛上下,当年玉米收购价为8毛,最后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出去,加之其他损耗,又赔了好几十万。
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老王根据往年的行情,大批量囤货,却受市场行情影响,导致又掉一坑。
三、农业第三坑:盲信“好种子”概念又遭熟人坑
2017年,一家相熟的种子公司,向老王推介新品种的小麦种子。以高亩产,高质量为诱饵,邀请老王试种。虽然,新种子价格比普通小麦种子贵上一倍,还没有经过审定,但老王还是试种了200亩。
试种前期麦子发展势头非常好,因此老王就想将种子推介出去,与关系不错的农人都谈好价格,将在小麦成熟后,签订协议。但因麦种质量不好,导致收麦时产量剧减,不仅损失了一笔钱,信誉也差点难以挽回。
陷入连环坑时,要更加慎重,提升辨识力,面对没有进行过审定的种子,不要轻易尝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