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许善达:农业应重回规模化之路,工商资本下乡是必要条件

   2018-08-23 财经杂志5360
核心提示: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多重变局。一方面,在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统计的农民工总量是2.86亿人,其中2.18亿是21岁至50岁的青壮年农民工,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多重变局。一方面,在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统计的农民工总量是2.86亿人,其中2.18亿是21岁至50岁的青壮年农民工,不少地区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另一方面,科技革新迅速,大量的现代技术进入乡村,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许善达:农业应重回规模化之路,工商资本下乡是必要条件
 

  农业在这种变局下将如何发展?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认为,当前中国生产力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农业应重回规模化之路,而规模化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工商资本力量,工商资本下乡是农业规模化生产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为降低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风险,一二三产融合是方向。

 

  生产力水平已可支撑大规模农业生产

 

  农业规模化生产一直是中国农业实践者与决策者的追求,但困于小农经济国情,农业规模化之路多有坎坷。但近日许善达在河北沽源县调研时表示,“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农业规模化生产正在成为现实。

 

  “建国初,为追求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在农村先后搞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但最后规模化失败了。80年代初职能退到家庭联产承包制,基本上还是小农经济状态。”许善达认为,当年的农业规模化失败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不相配,“七十年代农村,干活就是一排二十个人,每人拿一锄头,一人站一垅,一排人锄着草就往前走。”

 

  但今天的农业生产效率已经不再是许善达所描述“人耕”水平。河北省沽源县农民孟金龙介绍,他今年种了5000亩土豆,雇了十多位本地农民,播种、撒药全部使用机械,“28天就可以完成对5000亩地播种。”通过选择高产品种、机械化种植,孟金龙的土豆亩产能达到6吨,“按今年行情,我一亩地可挣2000元。”孟金龙说。

 

  经过近七十年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更新升级,现代机械逐渐进入田间地头。许善达分析:“孟金龙一亩地可产6吨土豆,是因为他采用了机械、优良品种等现代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的生产,家庭承包土地制一户一户耕作已经不适应了,所以现在中国农业发展要在承包制的基础上重新恢复规模化道路。”

 

  但家家分散承包的耕地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孟金龙依靠的是土地流转制度。沽源县农业局局长郭明介绍,该县农业人口约20万,现有在册耕地是123万亩,人均耕地超过6亩。孟金龙表示,他通过流转承包了5000亩土地,每亩的承包费是350元。

 

  由于农民大规模进城,不少农民承包的耕地被闲置,这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许善达告诉《财经》记者,经多年农村实践与政策研究,中央逐步完善了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村耕地流转已经是中央政策方向。2014年时,中办、国办就已下发文件,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但是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以提率。”许善达表示,“承包地流转以后,要保证流转土地的农户能够每年获得一定的收益,沽源每亩地地租是300多元,河北邢台900多元,这个收益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当于农民的社会保障。”

 

  许善达所提及的河北邢台土地流转,是指南和县“金沙河模式”。2012年,当地成立了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如今合作社经营土地3万多亩。有了规模后,金沙河合作社推行“统一购种、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仓储、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平均亩产增加100多公斤小麦和玉米,可耕土地增加2%,生产投入降低10%,当地一些农民也从传统农业生产转为职业农民,年收入达到6.6万元,有的可达到几十万元。

 

  “邢台的金沙河合作社一开始才3000亩,后来8000亩,现在变成3万亩,因为合作社支付的地租比农民一家一户种植收入高,农民愿意把地交给合作社,农民还有时间去打工挣钱”,许善达指出,“规模化的生产已经是我们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且现在到了完全可以实现的阶段。”

 

  工商资本下乡是规模农业的必要条件

 

  许善达说,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都是一家一户,农民没有钱,所以实现规模化的一个前提,就是工商资本要下乡,必须靠外部资金的注入。

 

  在孟金龙的规模化生产实践中,宜信公司为孟金龙购买近百万一台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田间管理系统提供金融服务。宜信普惠融资租赁总经理毛芳竹告诉记者,看到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有规模化、机械化耕种需求,宜信租赁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农民最少只需交30%首付,剩余资金由宜信租赁支付,然后宜信将机器租给农户使用,农户按期交租金,租金付完即可获得机器所有权。”

 

  除了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为降低农机手风险,宜信公司在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使用机械的农户是因为疾病等意外原因造成的失信,因此为他们提供保险服务。

 

  不少城市企业主看来,由于农村政策不稳定,风险较大,对深度参与农业经营持保留意见。但宜信CEO唐宁对《财经》记者表示,“作为金融服务方,资本下乡一定要能够做到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这样的才能够真正把金融、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此外,工商资本下乡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利益分配问题。许善达认为,“所有参与投资的人,都要有收益回报。”但他同时表示,利益分配是有前提的,一是有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二是参与主体获得回报多少取决于所投入资源的稀缺程度。

 

  《财经》记者采访过多省市的农业规模化生产实践也显示,在取得较好效益的实践案例中,有效的工商资本力量介入,成为规模化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们会给当地带来资金、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这些都是农村发展所缺乏的要素。

 

  “没有工商资本下乡,搞规模化就是空想。”许善达强调。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方向

 

  即使农业规模化种植有现实基础,但多位农业企业负责人和分管农业的基层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农业仍是高风险产业,种植的规模越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大,可能发生巨额亏损。如何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是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此,许善达认为,与二三产业融合是方向。仅仅是产业还不能够与市场直接联系,农产品进入销售市场必须通过第三产业,再加工则必须通过第二产业。因此,在工商资本下乡支持了农业规模化生产之后,只有与二三产业融合才能有效地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沽源县的土豆种植农户近年就吃了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的亏。孟金龙指出,全县土豆种植面积30多万亩,每年每亩产出3至6吨,但当地土豆既卖不出好的价钱,也难以通过加工成薯条、淀粉等产品获得高溢价,农户致富难度加大。对此,沽源县农业局局长郭明告诉《财经》记者,“当前沽源县农业发展瓶颈主要是销售、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一二三产融合不够。”

 

  针对沽源当前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许善达亦建议,像孟金龙这样的农户或合作社,未来须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好抵御风险,比如与当地生产淀粉的工厂建立内在的股权关系,互相之间利益相关,并且多方组建一家销售公司,可以跟北京、天津等城市订货,并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在许善达看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工商资本下乡整合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再融合一、二、三产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就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签: 农业规模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