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西南地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硬骨头”该怎么啃?

   2018-09-10 中国农机化导报江洪银 王磊8580
核心提示:西南地区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和重庆,常年播种面积8000万亩左右,总体上看是田块小而零散、品种多样、结构复杂、产量低、效益差。从川渝地区玉米生产情况看,机械化水平较低,与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2017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玉米种植面积分别是2040万、600万亩。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环节中,除了机耕有了一定基础外,其余环节的机械化仅仅处在起步状态。
    8月中旬的川渝大地,仍是烈日炎炎,热浪滚滚。8月15日至20日,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在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东兴任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江洪银、吉林省农机化管理中心研究员郑铁志、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研究员窦乐智、辽宁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于君为成员的玉米专业组,前往四川省和重庆开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项调研和技术指导活动。这也是今年该专家组继赴黄淮海地区、皖北、鲁西南“把脉”之后,第二次组织实地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对川渝“问诊”,尝试西南地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这块“硬骨头”该怎么啃?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区域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作业模式和解决方案。

 

  西南地区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和重庆,常年播种面积8000万亩左右,总体上看是田块小而零散、品种多样、结构复杂、产量低、效益差。从川渝地区玉米生产情况看,机械化水平较低,与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2017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玉米种植面积分别是2040万、600万亩。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环节中,除了机耕有了一定基础外,其余环节的机械化仅仅处在起步状态。

 

  专家组先后前往四川绵阳市三台县、盐亭县,眉山市洪雅县、青神县,重庆市大足区、永川区等地生产一线考察。走访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农、牧场,实地了解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情况。暑气蒸人,专家们徒步翻越山丘,现场观看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检查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等收获指标;雨后路滑,专家们踩着泥泞的田间小路,前往青贮玉米收获现场,观察玉米生长情况,讲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示范基地,大家就宜机化田地条件下玉米机械化生产开展广泛讨论;在谷物烘干场地,调研人员观摩烘干机组作业情况,察看电子控制系统,交流机械化烘干技术。

 

  结合实地走访情况,专家组还与四川、重庆当地农机、农艺部门技术人员、合作社社员进行了多场座谈,针对玉米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探讨应对方法和突破路径。对四川省开展“粮改饲”青贮玉米示范区建设,重庆市开展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整治工作,有力推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赞许。

 

  专家们通过听、看、谈、议等多种方式“问诊”,大家认为,影响川渝乃至西南地区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症结”表现在“五不”上:一是基础条件先天不足。由于西南丘陵山区地块较小而且零碎,适宜作业机械极少,导致客观上“无机可用”;因为交通不便,又无机耕道路,往往是“有机难行”。二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传统种植主要采用间作套种模式,如玉米与红薯、玉米与大豆套作面积较大,致使机械难以作业。玉米机收损失率以及籽粒收获破碎率还偏大,鲜食玉米收获还没有合适的机械可用。三是农机装备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无好机可用”、“有好机难用”现象十分普遍,如四川发展青贮玉米所需机械,大部分都是从外地雇(租)用而来。四是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想达到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满足机械化作业的基本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投入成本较高,而收益偏低,带来投(融)资困难。五是机械改装隐患不小。农民急需机械作业,但引进的机械又不适宜本地作业,在考察中发现,一些农机手凭“老经验”对从外地购置的农业机械进行自行改装,没有考虑改装后带来的生产隐患。

 

  针对该区域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专家组经过讨论已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详实的考察报告,并开出了“五加”的“良方”,初步建议是: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应把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促进山区土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技术示范推广等更好落实。二要加深农机农艺融合。研究适合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种植制度和技术模式,逐步改变不适于机械作业的间作套种习惯,选育适宜机播机收品种,制定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依靠当地自然条件和优势产业,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玉米或青贮玉米。三要加快农机装备研发。根据土地特点、种植模式和实践经验,结合机具性能、功能、价格等因素,以机械作业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为目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等要深入生产一线,倾听实际诉求,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农机装备。四要加速新型主体培育。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人、财、物整合,提升大中型农机装备配置硬实力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软实力,努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五要加强生产保障。开展机械化生产宣传和培训,提高生产者意识。在机具使用和生产作业上给予技术支持,对遇到的问题或机械不适用等情况,严禁自行改装,要通过有关渠道向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反馈,让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保障农机化生产的。

 

 
标签: 农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