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已经明确要在今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并且做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毫无疑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消费不少粮食,因此,也有不少朋友表示担忧——用粮食来生产“汽油”,今后,我国的粮食还够吃么?
发展燃料乙醇,不会与人争粮!
钟情三农以为,大家有些多虑了,合理发展燃料乙醇项目并不会造成我国的粮食短缺,相反会起到一定的利好作用。
其实早在2000年,为解决库存过多的陈化粮问题,我国就已经开始计划推进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试点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累计生产和消费生物燃料乙醇2200万吨左右。
以每三吨粮食可以生产出亿吨燃料乙醇来计算的话,在2000—2016年这将近20年间,我总所消费的这2200万吨的生产燃料乙醇中,总共消费粮食也不过是6600万吨,平均每年所消耗的总量不过是300多万吨,和我国动辄5亿吨、6亿吨的粮食总产量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说,此前我国进行燃料乙醇推广的这十几年间,市场并未有“与人争粮”现象发生。
展望未来,即便是我国决定继续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也不会对我国的粮食造成恶劣影响,不会“与人争粮”,更不会“与粮争地”!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目前用作生产乙醇的粮食多是劣质粮和等外粮,价格较低,品质较差。
另外,我国未来的乙醇产量和消费量在可控范围内,不会消耗太多量的粮食作为生产原料。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原因。
,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多为陈化粮。
熟悉我国粮食市场,特别是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其实燃料乙醇的生产原粮并非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粮食,而是那些等级较差,质量较低,不但不可以进入食用领域,甚至连饲用领域和深加工领域的霉变粒超标或者毒素超标的粮食。
这些粮食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低,主要的来源多是在临储仓库中存放多年销售不掉,或者等级较差无法进入市场消化的新粮。以近年来我国的等外粮市场价格来看,这些用作生产乙醇的粮食价格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下的粮食价格。
比如说,企业多愿意用售价6毛一斤的陈化玉米和7毛一斤的霉变小麦来作为加工原料。动辄一块钱一斤的优质玉米和一块四一斤的优质新麦,乙醇企业才不会购买,那样的话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赔钱,企业才不会做那样赔本的买卖。
其次,我国的乙醇生产产能整体可控。
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倡要大力发展生物乙醇产业,提高其生产产能,但绝非无休止的扩张,如果达成这一目标,所消耗的玉米在内的粮食产量并不是那么高,完全契合我国目前的粮食供需形势。
通过等外粮食的发酵来获取乙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一些陈化粮,特别是玉米的消化进度,利好于国内的玉米市场健康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我国决定时隔多年再度大范围燃料乙醇项目不假,但仅仅是将产能提高而已,并不是要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地位,未来我国的汽车燃料还是会以传统的汽油为主。
所以说,我国发展燃料乙醇项目并不会与人争粮,也不会与粮争地,未来我国粮食消费的大头还是食用,饲用和深加工用,用作生产乙醇的总量不大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