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全程机械化保驾 简阳“农机王”一个人播种680亩

   2019-03-22 成都日报6850
核心提示:昨日,记者在简阳市十里坝街道永和村见到了有简阳“农机王”之称的郑华明,也见到了成都平原上少见的巨型耕地进行春耕播种的场景。这块长420米、宽50多米的耕地,仅有郑华明一人操作一台机械进行播种。而这只是郑华明流转的几十块耕地之一。


郑华明驾驶播种机播种

一个农民能播种600多亩地吗?


昨日,记者在简阳市十里坝街道永和村见到了有简阳“农机王”之称的郑华明,也见到了成都平原上少见的巨型耕地进行春耕播种的场景。这块长420米、宽50多米的耕地,仅有郑华明一人操作一台机械进行播种。而这只是郑华明流转的几十块耕地之一。目前他一共种了680亩地,不仅用机械播种,后续的施肥、质保、管理、收获也全程机械化。

 

边玩手机边播种自动驾驶就是巴适

 

身穿花格衬衣外套,憨厚又不失精明的笑容,黝黑的脸膛和粗糙的手,可以看出长年户外劳作的印迹。郑华明就是这样一个勤劳肯干的“农民”。

 

说他是农民,不如说是一位农场主更贴切。郑华明流转土地种菜始于2000年,但规模一直维持在200亩以内。2015年是个分界线,这一年,郑华明踏上了农业机械化之路,土地流转面积也逐年扩大。今年,他在十里坝街道租地面积已达450亩,在飞龙乡租地230亩,总面积达680亩。

 

顾名思义,十里坝是简阳少有的平坝,且位于沱江之滨,上千年沱江的冲刷让这里土壤肥沃,连土地租金都位居全简阳之首,每亩地1100元/年。

 

租这么多地底气从何而来?当记者踏入郑华明在十里坝街道永和村的设施场地时,这一问题似乎找到了答案——20多台各色农业机械排成两列,琳琅满目。这几年来,郑华明在购置农机上花的钱超过300万元,“当然,政府也给了我很大支持,按照相关政策,其中政府补贴了100多万。”

 

开着他的免耕施肥播种机,郑华明趁着春分时节,将一粒粒菜用玉米、菜用大豆(俗称“毛豆”)的种子播到田中。

 

这片肥沃的土壤,因为富含细细的沙粒而显得弹性十足,在播种机开过时泛出黝黑发亮的光。开沟、播种、覆盖、浇水一气呵成。一排排种子播下去,引来许多小鸟想分一杯羹。

 

“不怕,鸟吃不到。”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牟方生和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阎洪站在田边观看,他们对记者说,种子用播种机播下去的深度为20-30厘米,小鸟想搞破坏,没那么容易。

 

踩着一脚一个深坑的泥土,记者也爬上播种机的驾驶室想要体验一把。只见郑华明用手指轻点显示屏,“嘀”的一声,播种机开始直线行驶。这时,郑华明并未将手放在方向盘上,而是掏出手机玩起游戏来。

 

看到记者惊讶的眼神,郑华明笑着解释:“现在已经进入自动驾驶状态。420米长的地,从这头开到那头需要五六分钟,除了掉头以外完全不需要人来操作。”

 

能够实现自动驾驶以及走直线,是因为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装置。“这是2017年安的,”郑华明说,“没安之前那个路线简直是歪歪扭扭,惨不忍睹,毕竟这块地有近一里路的长度。走直线这件事,人不如机器。”

 

为什么一定要走直线?郑华明解释,走直线不是因为美观,而是只有走直线,才能为接下来的全程机械化打下基础。

 

省市机构部门上门合作


多方携手推动全程机械化

 

“正因为今年能实现全程机械化,我才敢种500亩毛豆。”郑华明说。

 

对懂行的农业人士来说,如果不能实现全程机械操作,种植超过100亩毛豆堪称疯狂之举。牟方生告诉记者,在过去,菜用大豆的豆荚只能靠人工采收,需要大量人力,而它的鲜食性决定了需要在较短的时限内完成采收。连郑华明自己都说,“收一亩田的毛豆一天需要八九个人工,农村现在劳动力少,去年我只种了几十亩毛豆,采收的时候请不到那么多人手,差点把鲜豆子收成干豆子。”

 

牟方生此行正为了全程机械化种植菜用大豆而来。“在此之前,整个四川都几乎没有机械化种植菜用大豆的例子,但这一直是我们希望推广的方向。这次由简阳市农业农村局牵线,省农科院与郑华明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用机械化的方式对一批大豆品种进行种植示范展示。”牟方生告诉记者,这次他亲自送来共10个品种的菜用大豆种子,由郑华明进行全程机械化的耕种和收割,并从中筛选出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供下一步在全省进行机械化种植菜用大豆推广。

 

全程机械化种植菜用大豆,也吸引了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阎洪一行人的到来,他们带来的是川农大的新技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阎洪介绍,这一技术是将菜用玉米、菜用大豆进行间作,提高了复种指数(注:指一定时期内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大豆的固氮效应能为玉米提供肥料,两种作物达成共赢,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两种作物间作,预计产量可达单一作物的1.5倍以上。”

 

郑华明能实现机械化种植菜用大豆,跟他自己对农业机械化的执着分不开。“别看摆了满屋的农业机械,我却一直觉得缺少了一台重要的机械,那就是毛豆收割机。”去年,郑华明在互联网上查询,并四处走访考察,终于在河北一家农机企业那里发现了可以生产毛豆收割机。但由于市场需求少,这种机器的产量小,也不完全适合在四川使用。郑华明没有放弃,他同厂家的研发人员一起探讨,对机器的某些部位进行改良,按自己的要求,量身打造了一台自己专属的毛豆收割机。

 

“这台收割机已经在路上了。”简阳“农机王”郑华明“得意”地对大家说。 
 
标签: 全程机械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