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发人深省!罗锡文院士:养殖业机械化研究在高校是空白

   2019-05-15 中国农机化导报14190
核心提示:我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然而,在体量极速扩充的同时,我国针对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否够强?国产农业机械能否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我国农机制造和研发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出路又在何方?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60年前的1959年,这句话被毛泽东主席写在了他亲自撰写的《党内通信》中。由此,也拉开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序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荒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时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此时,我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

 

然而,在体量极速扩充的同时,我国针对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否够强?国产农业机械能否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我国农机制造和研发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出路又在何方?

 

不久前,在江苏大学举行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重要论述暨纪念毛泽东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论断发表60周年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依赖进口的弹簧

 

对于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历史,已经深耕农业机械研究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是很有发言权的。

 

罗锡文与农业机械结缘是在1970年。那一年,他从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并进入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也正是在那一年,大洋彼岸的美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项拖拉机动力换挡技术。而我国掌握这项技术,则是在44年后的2014年。此时,罗锡文已经是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了。

 

中国农业机械化起步之晚,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其实是很迅速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采访中,罗锡文表示,这种成绩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农机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农机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以及农机工业和农机产值直线上升发展。

 

“以农机产值为例,20年前,我国的农机总产值加起来,还比不过国外的一家公司。但现在,我们已经是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了。”

 

然而,“大国”并不意味着“强国”。

 

在发言中,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学部执行主任毛罕平表示,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各类农机产品发展不平衡,装备无法适应多样性的农艺需求的问题,很多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至今尚无机可用。

 

毛罕平曾听国内某农机供应商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此前,该供应商本以为中国的80马力拖拉机在非洲已经很有竞争力了,但去赞比亚投标时他们才发现,印度生产的某些产品质量都比他们的好,价格也更加有优势。

 

去年,罗锡文曾针对拖拉机行业的技术现状进行过调研。最终结果让罗锡文有些吃惊:“在拖拉机技术领域,我们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他说,比如国内拖拉机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压力只能达到1600帕,而超过1800帕的系统则都要从德国进口。

 

“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们的插秧机里面的很多弹簧都还必须由国外进口。”罗锡文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