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区域性发展主要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首先来说,几大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仍是“西快东慢”的发展特点,两级分化态势进一步加深,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发展迅猛,内陆城市发展迟缓。我国大多农产品集中在中部地区,其工业化水平落后,技术环节薄弱,农村发展与沿海城市相比比较缓慢,但是比西部有前景,基础条件好。西部地区地势给开发造成了一定阻力,交通的阻塞使其发展慢,此区域不适合农作物的产业化,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作物易受自然灾害的干扰。
2006至2014年,我国保险业无论从深度还是密度总体上都显现出上扬的趋势,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保险资金运用金额的不断扩大,为我国的保险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说明了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截至201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9.3万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91.9%,较年初增加1.6万亿元,增幅为21.4%。从配置结构看,一是固定收益类资产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各类债券余额为3.6万亿元,在投资资产中占比38.2%;银行存款2.5万亿元,占比27.1%。二是权益类资产稳中有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余额为1万亿元,占比11.1%,较年初的10%增长1.1个百分点。三是另类投资增长较快,长期股权投资6398.8亿元,占比6.9%;投资性不动产784.4亿元,占比0.8%;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等7317亿元,占比7.8%。长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分别比年初增长59%、13.9%和66%。从投资收益看,2014年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投资收益5358.8亿元,较2013年增加1700.5亿元;财务收益率为6.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综合收益率为9.2%,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均创近五年来水平。这段时期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需求大没有外部竞争的情况下。但是在看到乐观的发展态势的同时,但是到了2010年上升的趋势有所放缓。2010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为3.65%,远低于全球6.89%的平均水平。保险密度为1083元,大大低于全球6273元的平均水平。通过这两项指标的对比,大大说明我国保险业还是落后国外水平一大截,也说明了我国的保险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据财险方面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财险保费收入更是高达2337亿元,同比增长35.47%,增长率更是排名,到2008年年底的时候,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06万亿元,我国资金运用收益率为1.91%(受经济危机影响)再关注2012年,我国保险费收入高达15481亿元,同比增长8.0%,从增长率上看,财产保险费收入高达5530亿元,同比增长17.19%人身保险费收入9955亿元,同比增长6.8%,从数据上不难发现财险保费收入远远高于人身保费收入的增速,保险公司总资产高达7.4万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6.85万元。2014年,中国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20233.6亿元,同比增长17.5%。保险深度为3.18%,保险密度为1479.3元。赔款给付金额达7194.4亿元,同比增长15.9%。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46.1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在2017年,西部建设的一批基建项目及民生项目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部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就居民生活水平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国数据统计值的数据分析了解到:以2015年为例,我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422元,与2014年相比上升了8.9%。这一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0772元。总体而言,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四大区域保费收入大有不同,2016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达到1.7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1%。中部地区保费收入共有5678.7亿元,增长了23.5%。西部地区2016年保费收入为5807.6亿元,增长25.5%。东北部地区保费收入为2358.3亿元,增长了20.1%。通过解析数据我们可以轻松看出,东部地区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优势,其余区域次之。这是与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统一的。中国的农业保险虽然在不断进步发展,但是距离发达的水平还有一些差距,我们不仅需要回顾自身的发展历史,找寻不足之处,更要在融合的今天尊重与学习他人的方法方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帮助自我更好的建设发展。我们同样也要以区域性的实际问题作引导,不可一味引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
三、“三农”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中国来说,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发展商业性“三农”保险时,我们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问题。
1.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往往包含着大量的风险,比如说自然灾害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受灾区域的不确定性就可能导致保险的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西部地区保险公司普遍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其承担的风险又大,赔付率又高,它常常难以操作农业保险,只能选择放弃。其次在农业保险对保险公司降低吸引力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会依据其收益比例分配投入资金,这种方式降低了对险种的投入和经营的力度,致使农业险种发展的步步萎缩,最终可能会消失导致农业保险供给不足。同样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走进家家户户,走进农民的身边。我们在创新发展模式这块还有很大的不足。走进一个新时代,应该有创新的想法,将互联网与保险结合,打造新型服务模式。放眼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交通线路四通八达,通信设施完备,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创新基础,只差适应区域的发展模式。西部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科技。
2.东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来说,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保险意识。比如东部地区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保险意识更强,西部地区在这点上处于弱势,大多数农民保险意识不强,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东部地区,农民的保险意识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很多农民对保险没有明确的定义、不了解具体的险种、保险公司的经营条件、保险条款等问题。
3.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还是存在这方面的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不到位的问题。某些缺乏专业培训的人员易忽视职业道德,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内容介绍不到位,使农民对其的信任度降低。专业的培训是服务好的关键前提,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才能更加了解保险行业的操作,更加熟悉内部的资源调配。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是乡村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经济基础好,基础建设好,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此,大家更愿意去往城市而不是基础条件差的乡村。
4.东北部地区。对于东北部地区而言,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保险公司,它的一些改革措施得不到良好的政策保障,公司进行改革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没有足够的创新力度就不能较好的适应变化多、挑战多、机遇多的今天市场。对于农民来说,农民作为农业保险的主要消费者,本身消费能力就不强,如果看到政府都不支持农业保险,他们就会对农业保险失去信心,更加不会选择保险投保。目前政府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如果就目前政策而言是不足以吸引农民进行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承保的。还有就是,由于市场的活力不够,目前市场险种种类不丰富,不齐全,而农作物产品丰富,受灾不同等使此时的险种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民在选择保险时受到一定限制,无法调动更高的积极性。市场需要创新产品,好的产品才是硬道理。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发展还很缓慢。其覆盖乡村的面积小,险种种类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商业空间。
四、发展我国“三农”保险的建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韩俊表示,现在农业保险发展非常快,但是发展比较粗放,就粮食来讲,现在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今后农业保险的总思路就是要“扩面、增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品、提标”。现在,很多经济作物,保险还没有覆盖,所以要“扩面”;另外,保险的品种还比较少,要“增品”,即增加保险品种;还有就是要“提标”,即提高保障水平。所以,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农民的保险认识,逐步打开农村市场。加大农业保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进行农村讲座、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创造农民投保的真实范例,让农民切实看到农业保险带来的好处。农业保险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加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才能提高农民的投保率,只有让农民敢于投保,才能打开农业保险的广阔市场。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促使保险在农村的发展,让农民认识到保险带来的益处,切实感受到保险的好处,让农民去宣传保险,根据250定律,让农民去带动身边的人。
2.培育并鼓励具备专业农业保险知识的人才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我国目前具有专业保险知识的人才依旧缺乏,大多数的保险人员不具备农业保险风险预警及农业保险事故的认定能力,并且农村条件比较差,农业领域通常不是大多数人就业的选择,所以保险公司应着重招揽具备农业保险知识的人才,并对现有职工进行农业保险知识的培训,创建对员工从事农业保险领域的激励机制,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带来专业的服务,专业的服务才能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3.政府应出台新的政策,加强对农业保险业的支持。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高赔付性,使得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市场,大多数的商业保险公司由于担心亏损,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应介入农业保险领域,给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在政策指导、财政补贴、法律监管等方面都应承担应尽的职责;同时,政府应鼓励各个保险公司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为三农保险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研究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多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积极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政策、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给予农业保险扶持,同时继续推进科技兴农、减负减税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物质层面为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条件。
4.拓宽农业保险品种,加大对偏远地区参保率。虽然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不断增多,但是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等农民需求很大的品种由于缺乏政策补贴支持而几乎没有保险覆盖,所以保险公司应该拓宽保险品种,让农业做到“应保尽保”。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面积为11亿亩,占播种面积的45%,还有一多半没有被保险覆盖。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由于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保险覆盖率甚至低于平均水平。保险公司应深入农村地区,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农村的保险覆盖度,以此来增加农业保险对农民的吸引力,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业保险险种,让农民做到有地可保,每个地区都可以投保,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总之,当今时代,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发展“三农”保险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大事,是保护我国农业,稳定我国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要敢于创新,落实实践,根据区域的不同,合理创建保险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三农”商业性保险发展之路,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注:本文作者系三农调研中心副主任陈玉荣博士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