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尚书旗:让农机助农民“挺直腰杆”

   2019-09-02 联合日报张永莉、周维维4610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秋收时。8000多万亩花生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尚书旗及其团队研发的十几种花生收获装备“威风凛凛”地开始下地收割。

人物档案:

 

尚书旗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天山学者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机推广功勋人物,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省级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师

 

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副团长,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又是一年秋收时。8000多万亩花生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尚书旗及其团队研发的十几种花生收获装备“威风凛凛”地开始下地收割。

 

“最开心的事儿是听到老乡说我们研发的机器‘好用’,每当这时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尚书旗将目光瞄准以花生为代表的根茎类作物,专注根茎类作物机械研发30年,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27项专利,两项国际发明,已授权发明专利55项,37种新型装备系全球首台,累计产值29.6亿元……尚书旗长期从事根茎类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田间育种机械研究,带领团队创造了我国花生机械领域90%以上的首创装备,包揽了种子繁育技术装备研发领域全部科研项目,攻克了芝麻机械化播种收获难题,是国内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提出者、实施者、推动者。

 

机械化作业让花生收种“挺直腰杆”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及油料作物,花生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广泛种植,产量居全球首位。花生播种与收获两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产业稳定与发展。“在所有作物里,根茎类作物一直被认为是机械化的难题,它们长在土里,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实现机械化,而花生,又是难题中的难题。”尚书旗说,“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形容花生非常贴切,播种时要把‘麻屋子’去掉,带着红衣,花生的红衣很脆弱,受外力大了,容易破坏胚芽,因此播种机械必须充分考虑其易伤特性。”

 

一台农机,从研发到面市需要多长时间?“至少需要5年。”尚书旗说,技术理论匮乏、核心技术缺失导致的机具装备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欧美农业机械基本都是大型机具,价格相对较高,而且种植模式和国内差别很大。就花生而言,我国的花生是直立式的,籽粒比较大,而美国的花生是爬蔓的,籽粒很小。”他介绍,土壤条件、种植方法不同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初,尚书旗将花生播种和收获机械研发确定为研究目标,向着最难的农机领域进发,夙兴夜寐,加班到深夜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当时都是手绘图纸,经常画图到半夜两三点钟,而且农业机械必须在田间试验,需要常常深入田间做调查,怎么种?怎么收?如何使力?都要了然于心。”他说,“我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农活都会干。机械试验时,全程都要在地里盯着,现在我也常下地,不下地就发现不了问题。”

 

为此,业内朋友开玩笑地为尚书旗写了幅对联,上联是:办公室,一桌椅,一沙发,日夜艰苦奋战;下联是:回家中,妻子怨,儿不解,笑问客从何来;横批:还得加班。这是尚书旗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他的日程表中没有节假日,由于忙工作不着家,他没少被夫人唠叨,连夫人唠叨他的话都成为团队的笑谈,“早些年忙工作,家就是旅馆;这几年连旅馆都算不上了,已经升格为钟点房了!”

 

人生最美好的30年,凭借着咬定青山不放松“钻牛角尖”的韧劲儿,尚书旗带领团队从花生播种机、收获机,到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再到作物育种机械装备,实现了国内根茎类作物机械化零的突破,研制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是当前国内个进入农机推广目录的花生联合收获装备,填补了田间育种机械的空白,开辟了芝麻智能种收的原创,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建立了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理论体系。在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青岛农业大学作为完成单位、尚书旗作为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标签: 农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