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号”蒸汽拖拉机研制成功时的场景(资料照片由中国工业博物馆提供)
陈列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的“创造号”蒸汽拖拉机1∶1仿真模型
1958年4月30日,沈阳农业机械厂研制成功中国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时任沈阳市委书记的焦若愚得知这一消息后,亲临现场观看并命名为“创造号”。2019年9月18日,记者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铁西馆看到了这辆拖拉机的1∶1仿真模型。它是沈阳“共和国工业”的象征之一,承载着沈阳曾经的辉煌与梦想。
奋斗100天拼出蒸汽拖拉机
曾是中国工业博物馆筹建人之一的侯占山,向记者讲述了中国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的一些研制细节。
1958年,为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沈阳农业机械厂厂领导萌生出制造拖拉机的想法。当时,拖拉机在国内还属于稀罕物,没有一定的物力、财力和技术难以制造,而且当时大庆、胜利等大油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燃油紧缺,拖拉机的动力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就在这时,沈阳农业机械厂技工王宝提出,可以造一台烧柴火的蒸汽拖拉机,得到厂领导的支持。
该厂工程师和技工,在没有制造图纸和拖拉机专用零件的情况下,开始了蒸汽拖拉机的研制工作。他们利用库房里的废旧料及“斯的佰克”“道吉”等美国报废汽车上的转向器、前后桥、变速箱、轮胎,先支起了拖拉机的雏形。没有蒸汽机,他们就借鉴火车蒸汽机原理,按各种结构缩小,勾画出草图,找车间的能工巧匠加工,制造出了蒸汽机。
加工汽缸体需要镗床,该厂当时没有这种设备,几名老工人一琢磨,将一台老式皮带车床改制成一台简易镗床,保证了汽缸体的加工。
全厂上下铆足了劲,喊出了“拿下蒸汽拖拉机,五一节献礼”的口号。工人和技术人员把行李都搬到车间,后勤人员也调剂饭菜,增添花样,保证大家吃好。全厂上下热火朝天,经过不到100天的奋战,1958年4月30日,中国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问世了。
市委书记为其命名“创造号”
这台拖拉机总长3米,高1.7米,外形酷似一个小号的火车头,可用来耕地、翻地、播种、灌溉、发电等。燃料使用煤、木炭均可。它使用简单方便,又便于农民修理。在试开的时候,引来全厂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围观。
沈阳拖拉机制造厂原厂长王教福曾撰文回忆当时的热烈场面:
这台蒸汽拖拉机即将参加第二天全市庆祝“五一”的游行活动。5月1日这天早晨不到6点钟,当时担任市委书记的焦若愚就来到我厂,围着蒸汽拖拉机仔细地看,看后他高声地对大家说:“这是你们的创造号,这是工人阶级的创造号!”人们拍起了巴掌,锣鼓敲起来了,鞭炮也燃放起来了,“创造号”3个金黄色的大字被写在了蒸汽拖拉机的车身上。
在欢快的气氛中,工人们用红旗、红绸、红花精心地打扮着蒸汽拖拉机。开拖拉机的王宝一身新工作服,披红挂彩,发动了蒸汽拖拉机。也许是太激动,王宝他们点了好几次火都不着,急得汗都下来了。我更是着急,装出一副的样子告诉大家别着急慢慢来,终于点着了。王宝坐上去了,我松了一口气。大家巴掌拍得更响了,锣鼓敲得更响了,王宝的眼睛湿润了,开着“创造号”蒸汽拖拉机,在欢送人群的簇拥下,驶离了我厂,向庆祝游行的集结点——市府广场开去。
开着一个这么大的笨家伙,一路上要有人不断地跟在这个家伙后面的车上取劈柴棒子,往它的“灶坑”里添,燃烧的热量驱动蒸汽机,以保持拖拉机匀速前进。从早6点开始,我的心就悬着,生怕蒸汽拖拉机打不着火,发动不起来。我派了10多个棒小伙儿跟在它后面,如果它熄火就上去推。还好,这个大家伙挺争气,把半天的庆祝游行坚持下来了。
厂子更名“拖拉机厂”和它有关
在成功试制出中国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后,沈阳农业机械厂于1958年8月1日更名为沈阳拖拉机制造厂。当时不少人说,工厂更名是沾了蒸汽拖拉机的光。
从那时起,沈阳农业机械厂主要生产播种机、谷物精选机、饲料粉碎机、钉齿耙、镇压器、联结器等农业机械,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也为日后生产拖拉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蒸气拖拉机很适合当时农业生产合作社需要。大型拖拉机重达五吨,这种小型拖拉机的体重只有一吨多,而且结构简单,一般农民都可以驾驶。它不像大型拖拉机那样需要固定的液体燃料,而是根据当地条件,使用木柴、秫秸、草根或煤炭等任何燃烧物都可以把它发动起来,因此,可以节约大量液体燃料。因它机体下方安有底盘、车轮,不仅能够抽取井水、河水、防旱、排涝,而且还可以牵引各种机件进行播种、中耕、培土、除草等多种作业,挂上车辆还可以代替牛马拖拉货物,因此被称为“无轨火车”。
沈阳农业机械厂成功转产并更名为沈阳拖拉机制造厂后,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丰收-27拖拉机、东风-40拖拉机、双马-60拖拉机等相继问世,在祖国广阔的田野上继续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