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能生活在这个年代真是太幸福了。”崔岳说,自己出生于1949年12月20日,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曾在乾县城关镇南街村连续担任村干部近30年。他欣喜地感慨,能与新中国同岁,和新中国共成长,尤其是看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变,内心无比自豪和感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崔岳陷入回忆,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那一代人均以人工劳作为生,少数有牲口分担耕作。家里的5亩田地,每天要劳作十几个小时,起早贪黑,每人一把犁,手上磨起血泡是常有的事。
1969年崔岳任职五星生产队长,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引进一些农业机械,随即进入半机械化时代,轰隆隆的机器声让农民们喜不胜收,当时农业机械以东方红75拖拉机为主,承担翻地、耙地、压地、播种等,但机械数量较少,满足不了当时大面积种植的农业作业,土地得不到深耕,大部分农业作业还在延续旧生产手段。
上世纪70年代后,农业机械化初步普及,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农业作业的50%都由机耕来完成,部分农户已经用上了私有机械。经过几十年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机械化已应用,完全替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
“以前用玉米收割机收割后,地里还会有零零星星剩余的玉米,现在的机械收割不会有这种情况,不但机械的性能进步了,农机操作手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崔岳兴奋地说,现在,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一到收获的季节很多农民都是用机械收割,切实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且产量大大提高。
“如今,我依然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变化真是巨大!”崔岳说,现在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大大提高,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机械深耕松、保护性耕作,更好地开展机械化大面积作业。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看到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崔岳说,精准扶贫的政策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他为新中国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