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保障下的中国农业升级
从无耕种到刀耕火种,再到机械化耕种,农业经历了三次升级。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又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沙尘、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与技术提升,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迎来了农业升级的机会。
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6层办公室的一张办公桌上,放着一摞书籍,《保护性耕作技术科普丛书》、《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环境效应》……这张办公桌是农大教授李洪文的。
“非常开心,经过几年的努力,证明了这项技术的优越性,而且证明我国可以用自主研发的机具,实现保护性耕作。”李洪文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0多个企业生产不同形式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为1亿多亩田地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了装备保障。
70年前的广大农民怎样也不敢想象,70年后的今天,通过使用保护性耕机具,可以在不翻地而且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直接播种,省时省事省力。
“其实这就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李洪文说。
李洪文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沙尘暴防治,后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相关理念与技术不仅仅能够减少农田扬尘,减轻沙尘暴危害,而且能够减少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培肥土壤,为作物增产创造条件。因而得以在70多个推广应用。
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起步较晚。1992年,我国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机具时,国外免耕播种机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商业化生产。“但是,当时我国的农村,各家各户只有几亩地,而且分散在不同地块,国外的大型免耕播种机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也不实用。因此,我们只能研究适合我国农村条件的少免耕播种机。”李洪文说。
2002年获得奖的免耕播种机。受访者供图
最初研究的少耕免耕播种机小、简、轻、便宜,能够在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进行少免耕播种作业。在黄淮海玉米小麦两熟区,秋季玉米收获后,大量玉米秸秆覆盖地表,给后续的小麦少免耕播种带来很大的难题。最终,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创新了驱动防止秸秆堵塞的小麦少免耕播种技术。
李洪文告诉新京报记者,希望保护性耕作能在我国更多的土地上实施,尤其是要在东北大范围采用保护性耕作,以有效防止黑土地退化,“利用黑土地,保护黑土地,都要从保护性耕作开始”。
【亲历者说】
保护性耕作曾被认为是“懒汉种田”
李洪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受访者供图
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始在山西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最初几年,每次去田间做试验,总有一些农民围在试验田周围,对这种不需要翻耕土壤的“懒汉种地”指指点点,我们只能努力做好试验,争取以事实来证明这项技术的先进性。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的导师,以及课题组其他老师,还有山西有关单位的人员,都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坚持把这项不被人认同的试验坚持下去,很怀念整个团队那时齐心合力搞科研的精神。
这项技术在最初推广应用时并不顺利,差不多所有从事这项技术推广的人都吃过闭门羹,苦口婆心宣传讲解完,有的农民一句“这不就是懒汉种地吗”,就不再搭理了。
在东北,就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经过培训后,一位农民想尝试保护性耕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坚决反对,甚至以回娘家相逼,阻止丈夫采用这项技术。但是这位农民认准了这项技术,就想尝试,他的妻子也认准了丈夫这是“懒汉种田”,觉得丢不起这人,也真的回娘家了。不过这位聪明的妻子还是经常偷偷到自家地里看看庄稼长得如何,当她发现自家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庄稼长得明显比其他人家好的时候,也就羞羞答答回家了,支持丈夫把自家所有田地都采用保护性耕作。
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图纸,一次又一次的田间试验,一次又一次地讨论。为了节省经费,我曾经把一台实验用的机具拆散后,坐火车硬座去做实验。现在,在农机研究的这条路上,每种不容易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这片土地,我想对你说……】
新京报:对这片土地,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