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高产优质稻种植基地,农民正在抢收中稻。邓和平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我国当前的粮食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库存充足,保障粮食的物质基础是坚实的。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出席,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
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我国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问题的白皮书。胡凯红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粮食安,天下安。能够吃饱肚子,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追求。”张务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的新粮食观,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白皮书也给出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数据,有两个重要指标双双超过6.5亿吨:一是,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二是,2018年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从温饱不足迈向小康,我国既保障了自身的粮食,也为全球的粮食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务锋表示,我国当前的粮食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库存充足,保障粮食的物质基础是坚实的。
粮食库存情况总体是好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的重要物质基础。”黄炜说,今年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性粮食库存大清查,重点检查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一共查了1.7万个库点、19万个货位,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从检查结果初步统计情况来看,我国的粮食库存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基本符合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的要求。
黄炜介绍,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结构来看,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我国粮食储备实现了应有的功能,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需要。除了原粮储备,我国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还建立了能够满足10至15天消费需要的应急成品粮储备。
苏伟表示,要保障粮食首先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目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调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满足农村售粮的需要。
中国将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产业强、粮食安。”张务锋认为,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消费者对粮油消费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目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较快,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概括。
聚焦“一个目标”。以“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纳入粮食产业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201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产值超千亿省份达到11个。
服务“两大战略”。就是服务粮食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食精深加工转化,带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粮食供求平衡。
坚持“三链协同”。,延伸粮食产业链,增强产业完整性;第二,提升粮食价值链,提高附加值;第三,打造粮食供应链,构建便捷的粮油供应网络。
建设“四大载体”。就是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一批示范市县,建设一批示范园区,扶持发展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行业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和成长性好、“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实施“五优联动”。着力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
张务锋表示,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中国将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提高粮食产业综合素质、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夯实保障粮食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