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粮食日。全球目前仍有数以亿计人口饱受饥饿困扰,这一问题在非洲尤为突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多年来不仅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还主动分享粮食相关科学与技术,助力非洲早日实现“零饥饿”目标。
据发表的《中国的粮食》白皮书介绍,中国始终将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截至2016年,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包括成套项目、技术援助项目、物资项目等,涉及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农田灌溉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如今,在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这座农场由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06年投资建设,占地2025公顷。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创新发展,瓦拉农场走出了一条中国水稻种植技术适配尼日利亚环境的路子,水稻产量已达到每公顷7吨。现在瓦拉农场已成为尼日利亚一个重要的机械化生产示范、培训基地,先后培训当地农户及农机管理人员1000余人次。
今年9月5日,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向津巴布韦农业部移交了津巴布韦尺度10米分辨率高精度耕地分布数据产品,这将为津农业规划、农情监测提供大力支持,帮助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津巴布韦农业部长佩兰斯·希里在感谢中方的同时表示,相信这一数据将为该国的粮食提供更好保障。
8月16日,中国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将148台套农业设备物资正式移交给埃塞俄比亚政府。这批农业设备物资将由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和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高级农业专家组项目共同用于埃塞俄比亚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奥马尔·侯赛因表示,在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援助以及农业知识共享方面,中国给予埃塞俄比亚很多援助。
在去年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在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推出“八大行动”,其中包括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
《中国的粮食》白皮书也提出,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南南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饥饿,实现粮食,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积极努力。
联合国今年7月发布的《粮食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挨饿人数超过8.2亿人,而非洲的情况最为严重。
“寻求发展的非洲非常需要一个像中国这样的伸手相帮,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和宝贵的机会。”去年夏天曾到中国陕西省接受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的安哥拉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食品办公室官员瓦尔德马尔·莫赖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