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一把麦子一碗米,为何在总书记心里重千钧?

   2019-10-17 新华网7720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逐一察看,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从北大荒到大粮仓,经过几十年发展,如今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占,可以说中国人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关于饥饿的记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遥远。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重千钧。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
 


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稻田里,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成熟的水稻(2019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战略。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好?粮食依靠谁?如何才能自信从容地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保障粮食指明方向。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看看上真正强大的、没有软肋的,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指出,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粮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五连丰”,是不是可以说粮食已然无忧了?近年来,虽然连年丰收,但供求依然是紧平衡。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是刚性增长趋势。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有限,依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不仅靠不住,而且过多进口粮食也会给低收入购粮带来压力。

 

“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从注重产量到强调产能,必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特别重视。

 

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同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2018年4月在海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的“南繁硅谷”。

 

主产区和农民“两个积极性”,直接关系粮食生产发展成效。2016年4月在农业大省安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

 

……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站在粮食生产有望“十六连丰”的新起点上,我国农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中国好粮油”成为百姓新期待。

 

“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福祉十分牵挂。

 

清风吹过希望的田野,金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深厚底色。这抹亮色寄托着城乡居民对仓廪丰盈、生活美好的希望,也指引着耕耘者们不懈努力和奋斗。 
 
标签: 总书记 粮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