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7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2019-12-03 中国农机化导报白人朴6440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49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8.1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约占89%,拖拉机仅200余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49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8.1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约占89%,拖拉机仅200余台。农业生产几乎全是人力手工传统生产方式,全社会90%以上的人搞农业,农机作业量很少,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总产量仅1.1亿多吨,人均粮食209公斤,人民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如今,我国农村农机总动力已发展到10亿多千瓦,拖拉机2300多万台,播种、种植机械730多万台,收获机械430多万台,排灌机械2530多万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500多万台,畜牧机械780多万台,水产机械450多万台,农用飞机230多架,植保无人机2.3万多架,现代农业装备已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我国农机制造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2012年起跃升为农机制造大国,农机制造业体系基本建立,并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农机产品已有4000多种,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需要,并日益增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已形成5100多万人的现代农业生产大军。产业从业人员中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已占1/4多,并居主力军地位。中国农业生产发生了机械化生产方式超过传统生产方式而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性巨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010年已超过50%,2018年达69.1%,预期2019年将超越70%大关!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提高,为我国解决温饱、实现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劳动资料遗骸发展变化与经济时代进步的关系后有一句名言:“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根据马克思的名言和2007年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我们用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制作了“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变化情况”表(见附表),把农业机械总动力(劳动资料)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程度、作用大小)作为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把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作为社会关系变化的指示器。从相关的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等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生产能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和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大小。

 

农业机械化发展初级阶段,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农机化物质技术支撑

 

从1949年算起,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初级阶段经历了57年(1949-2006)。初级阶段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小于40%,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大于40%的发展阶段。在农业生产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居主要地位,机械化生产只在某些生产环节施行。所以,环节化是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从1949年到200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8.1万千瓦发展到5.6亿千瓦,现代农业装备显著增多,但初级阶段我国农村农机总动力还在6亿千瓦以下;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零起步发展到39.3%,仍小于40%;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90%以上降到42.6%,仍大于40%;全社会就业结构是产业比重、从业人员最多的一二三结构或一三二结构,1991年产业从业人员达高峰时是3.91亿人。由于农业生产力低,农产品供给不足,还要动员城里人下乡去支援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从1.13亿吨增加到4.98亿吨,初级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总产量从1亿多吨上了2亿多吨、3亿多吨、4亿多吨3个台阶,仍在5亿吨以下;人均粮食从209公斤提高到379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粮食总产量3.9亿吨以上,人均粮食350公斤以上后,才逐步取消了为应对粮食紧缺,保障民生基本口粮而实行了30多年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等许多票证,都先后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与此同时,从1949年到200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0.64%提高到44.34%,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初级阶段,仍处于乡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仍低于50%;人均GDP从低收入水平(100多美元)提高到下中等收入水平(小于3000美元)。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发展。在初级阶段,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是为保障粮食、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农机化物质技术支撑。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级阶段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70%,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40-20%的发展阶段。在中级阶段,要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进一步达到70%,即在农业生产中,要实现机械化生产方式超过传统生产方式并稳固地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主要作物生产要实现全程机械化。由环节化向全程化推进,是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推进下,我国从2007年起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中级阶段,并取得了依法促进快速发展。预期201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并超过70%,2025年前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将降到20%以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中级阶段后期,即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渡期,预期还要5—6年时间,在“十四五”期间才能完成中级阶段的历史使命。

 

从统计数据分析,进入中级阶段以来,从2007年到2018年,我国农村农业机械总动力从5.9亿千瓦增加到10.04亿千瓦,11年上了6亿千瓦、7亿千瓦、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五个台阶,现代农业装备显著增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42.5%提高到69.1%,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方式超过传统生产方式并稳固地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与此相应,产业从业人员从3.07亿人减少到2.02亿人,11年减少了1.05亿人,年均减少950多万人,预期2019年产业人员将减到2亿以下,人减机增,既提高了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又支持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40.8%降到26.1%,越来越逼近降到20%以下;全社会就业结构由一三二转变为三一二、三二一,实现了产业从业人员由最多降到最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为最多的历史性巨变,推进了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提高,粮食总产量跨越了5亿多吨、6亿多吨两个大台阶,2013年以来连续6年粮食总产量都稳定在6亿吨以上,2018年超过了6.5亿吨;人均粮食从380公斤上升到400公斤以上,近6年稳定在440公斤以上,2018年达到470多公斤,保障了粮食,农产品市场丰盛,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5.9%提高到59.6%,预期2019年将超过60%,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实现了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历史性巨变。从表看出,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历史证明,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能力养活那么多城镇人口。从2010年到2011年,全社会就业结构从一三二结构演变为三一二结构,也就是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社会就业结构开启了第三产业居首位的时代。2014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社会就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结构,形成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最多,产业从业人员最少的历史新格局;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支持了国民经济大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经济总量大增,由第四位跃升到第二位,2010年起已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2700美元提高到9700美元,预期2019年将超过1万美元,连续跨过了3000美元到10000美元八个台阶,由下中等收入提升到上中等收入行列,正向高收入进军。中国已经拥有上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8亿多人实现了脱贫。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农业机械化物质技术支撑,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结论。

 

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进入高级阶段,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于70%,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小于20%的发展阶段。在中级阶段主攻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高级阶段农业机械化将向更宽领域、更广区域深入发展,实现“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的中国人的农机梦。所以,化和高质量发展,是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任务十分光荣艰巨。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中级阶段后期,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渡期。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领域更宽了(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到养殖业,从大田农业到设施农业……),发展空间更大了(从平原地区到丘陵山地、高原地区,从陆地到水域到天空……),要求也更高了,要用新发展观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要努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转型升级空间很大,农业机械化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与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并存,发展难度更大了。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畜牧、水产领域,农业机械化发展任务空前艰巨,必然要打若干攻坚战。中国农机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志气,有能力、有智慧迎难而上,攻克难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和人民共同富裕,做出农业机械化新的历史贡献!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 

 
标签: 70年 农机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