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自2004年11月1日施行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2019年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十五周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宪法日,为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进基层农村,提高基层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能力,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会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以知识问答的方式编制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10问10答,方便各级农机化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及有关规定。
1.为什么要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答:《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条明确,“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二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
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还对农业机械进行了定义,即“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2.《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对农业机械产品和使用有哪些规定?哪些农业机械纳入了牌证管理?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作。《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人身、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农业机械运行技术条件》(GB16151),就是目前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之一。
第十三条规定,“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标准、行业标准和保障人身的要求,在其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上设置必要的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农业机械使用者作业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农业机械,在有危险的部位和作业现场设置防护装置或者警示标志。”因此,农业机械生产者和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命财产。
第二十条款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目前,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重要时节以及生产月等重点时期,开展广泛的农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法规、常识,培训农机驾驶操作技能,促进生产。
根据《道路交通法》和《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发生事故较多的农业机械,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技术检验并取得牌证,确保技术状态符合要求,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的驾驶证方可驾驶。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反规定的操作规程,违章作业的,责令改正,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为确保农业机械、高质、作业,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驾驶操作;违章作业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对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有哪些规定?农民购买的农业机械出现质量问题怎么办?
答:《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二条款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质量监管的主要方式。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履行企业生产产品和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用户和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农机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为防止重复抽查,性抽查计划由市场监管总局统一组织协调;地方性抽查计划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协调。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农业机械质量调查是根据农机产品特点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在《产品质量法》基础上的重要补充,也是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的重要形式。2008年以来,省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依法组织省级以上农机鉴定机构,对拖拉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谷物干燥机等20多种产品开展了质量调查。通过公布调查结果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机企业创新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农业机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农业生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农业机械使用者有权要求农业机械销售者先予赔偿。农业机械销售者赔偿后,属于农业机械生产者的责任的,农业机械销售者有权向农业机械生产者追偿。因农业机械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赔偿损失。”为维护农业机械产品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明确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的修理、更换、退货(三包)责任,有关部门出台了《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民购买的农业机械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依据该规定办理。
4.《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对列入依法经过认证的农业机械产品生产、出厂、销售和进口有哪些规定?哪些农业机械依法纳入了强制性认证管理范围?
答:依法对涉及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列入依法必须经过认证的产品目录的农业机械产品,未经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禁止出厂、销售和进口。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禁止利用残次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产品。”
目前列入强制性认证范畴的农机产品为植物保护机械和以单缸柴油机或功率不大于18.4kW(25马力)的多缸柴油机为动力的轮式拖拉机,这些产品必须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并加贴3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和进口。
5.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是如何开展鉴定工作的?这种技术评价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六规定,“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性和可靠性检测,作出技术评价。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应当公布具有适用性、性和可靠性的农业机械产品的检测结果,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信息。”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是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通过科学试验、检测和考核,对农业机械的适用性、性和可靠性作出技术评价,为农业机械的选择和推广提供依据和信息的活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中规定,根据鉴定目的不同,农机鉴定分为两类:(一)推广鉴定,主要是考核农业机械性能,评定是否适于推广;(二)专项鉴定,主要是考核、评定农业机械创新产品的专项性能。农机鉴定由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自愿申请。农机试验鉴定作为一种技术评价,主要起以下作用:一是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重要保障;二是为农民选购适用农机提供重要依据;三是为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发挥促进作用;四是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