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农时不可误。强调推动科技下乡,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各项物资准备,搞好农机具检修和农机手培训。同时要求对运输农资的车辆不得违反规定设置障碍;对农业企业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有权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近日,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通知要求,将推进2020年春耕备耕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地结合疫情防控下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多种手段,创新推出了“助农十法”,推动我省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一、“云服务”教学法。为减少现场指导直接接触带来的防控风险,部分地区借助“互联网+农业”,推出了“在线培训”服务模式,通过“云服务”“云教学”解决农民技术培训、答疑解惑等困境。在菏泽定陶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电话、云上智农和农技推广APP等现代化的手段,推行在线技术指导、在线答疑、在线培训,远程指导农户科学春耕。青岛平度农机监理站和推广站则采取网络讲座、视频讲解等线上方式做好农机手培训。在聊城市高唐县,高级农艺师杜立芝连同团队内的60名农技志愿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录制“专家播报”,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为全县农民送技术。在淄博市临淄区,菜农依靠“农保姆”等平台在线接受专家指导,相比于以往线下服务一个人一天最多24个大棚,线上服务可同时为几百人解疑释惑,指导效率大大提升。
二、社群组织互助法。部分地区通过微信群等社群组织,实现农村村民、技术专家、农资供应商和超市负责人等“线上绑定”,推动信息、经验的交流与互动。到目前为止,济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已为种粮大户、畜禽养殖户和蔬菜种植户等不同群体建立了12个微信群。农民不仅能够及时了解上级政策,还能方便咨询问题、购买农资和蔬菜销售,足不出户便能解决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农技站技术员宋永会专门建立一个服务农民的农业科技群,实时在群里转发小麦冻害管理方法、辣椒育苗管理技术等。同时,农民在春耕备播中遇到问题,在群里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三、托管服务外包法。“农户不出门,服务送到家”,部分地区通过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为农民提供“套餐式”全托管服务或“点单式”半托管服务等春耕模式。比如,在临沂,当地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推出麦田托管服务,解决村民麦田无人管理的燃眉之急。依靠当地遴选的65家合作组织的“到田服务”,目前德州夏津县已有50多万亩耕地纳入土地托管,占总耕地面积的56%,小麦镇压、除草等春季农业生产正有序进行。同样,在济宁曲阜市,种植户可以通过电话预约、视频验收,全程不出面、零接触,就完成土豆播种。对此,农民纷纷点赞称,在疫情防控环境下,托管服务派上了大用场,“地里不荒,心里踏实”。
四、统采统配包办法。在解决农民的购买农资问题上,部分地区人联、物联齐上,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形式,尽力减少人员接触,解决农资运销“最后一公里”。在济宁,农技人员、党员干部包村联户,村干部化身“代购员”架起农资春耕“运输线”。在淄博沂源县鲁村镇,村“两委”通过大喇叭向村民喊话通知、劝返点统一登记等方式,由村干部统计后统一“代购”,再逐一分发,有力地保障农户们春耕农资“不断链”。而在潍坊昌乐县、德州武城县等地方,当地主动引导鼓励农资超市开通线上交易服务,组织群众通过线上购买、电话下单、再集中配送到村等模式,让农民实现了足不出户备春耕,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运输畅通。
五、电商渠道拓展法。全媒体时代,宣传推广平台的多样化,给了农产品“走出去”以更多的空间,特别是以“直播”为代表的“在线带货”,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实体交易模式,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拓展了受众范围。这种自带“隔离”属性的“互联网+”线上交易模式就成为疫情期间的农产品销售的热门渠道。在潍坊青州,针对花卉销售问题,黄楼街道利用淘宝、微信、抖音等平台,鼓励支持“主播带货”“网红带货”等新型网络销售手段,打破常规、谋求突破。谋划花卉电商村、电子交易平台发展,抢占“互联网+”花卉销售的高地。淄博沂源县燕崖镇发起了助力销售农产品倡议,号召全镇书记、机关干部一起化身“带货员”。有镇干部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干部带货能力堪比李佳琦,不仅卖完了老周家的花,还卖完了北冯家沟村的鸡蛋。”
六、龙头企业联动法。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开启“线上春耕”新模式,增强智慧务农,助力农业生产。位于潍坊的农机行业龙头企业雷沃重工,联合多家企业成立“足不出户备春耕公益联盟”,利用卫星定位、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广大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免费线上服务,实现“一站开启田块数据、一季伺服耕种管收、一田智选农机”,让用户“足不出户备春耕”,确保春耕以及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作为专做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山东丰信农业推出“无接触种地”举措,农民可根据需求在“丰信之家”平台上自由选择对应的服务或产品,并下单订购,实现企业与农户效益的双赢。
七、绿色通道服务法。为打好农业复产攻坚战,部分地区还在政策倾斜上着力,通过开启“绿色通道”等形式,加大春耕物资的仓储和运输力度,保障春耕物资供应链。其中,济南安排建立全市50个主要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一对一”包保制度,并对40个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办理民生保供应企业资质证明,产品运输优先配置和道路通行,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店活动,切实保障春播需求。德州夏津县通过农资物资“一纸通”、快捷办理资质证明、开辟政策性贷款“绿色通道”等服务,及时帮助农资业户复工复产。聊城阳谷县张秋镇对辖区蔬菜基地、养殖场、家庭农场开展摸排,及时为需调运物资的生产经营主体办理运输车辆专用通行证,并与其签订疫情防控专用车承诺书,确保专车专用。东营市为破解基层农资市场“进货难”问题,积极协助办理“菜篮子”产品和农牧业生产资料运输车辆通行证。
八、有序管理法。疫情期间,部分地区通过灵活的手段和形式,有序组织民众春耕复产,实现春耕备耕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与疫情抢争“农时”。在滨州惠民县姜楼镇,一个大棚里只能有1个人,干活必须戴口罩,限度保证。德州武城县采取由村委会办理务农通行证、统筹安排灌溉浇水等方式,力争防疫、农时两不误。潍坊寒亭区东杨家庄村专门成立了“钉钉村民群”,每个外出的村民都需要在群里发一个自己的位置,拍照签到开启“打卡”生活,让活动区域一目了然。泰安新泰市西张庄镇把“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落到实处,根据村民春耕下地的申请书制定春耕备耕“排班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组每天按照上午下午各一定数量的原则,制定村民出村春耕计划,不仅合理规划村民们备耕播种的时间,也提高了村民们对疫情的防范意识。
九、专家深入调研法。虽然借助“互联网+”的在线培训、在线答疑,能够减少人员接触,但农业生产需要因地制宜,精准的服务还需要实地调研了解。对此,青岛平度市农业农村局“情暖三农”志愿服务组织的358名党员,深入种植户、养殖场户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经先后组织市镇两级农技人员120多人次,深入到全市200余个蔬菜大棚和36个蔬菜园区和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则组织了10位市级专家,分赴各区县,对重点农业产业大户上门走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市茶科所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茶园基地,指导茶园春季管理和茶树无性系速繁技术。在威海荣成市城西街道,农机人员对小麦长势、病虫害防治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田间管理建议。在烟台海阳的樱桃主产地朱吴镇,当地为了不影响樱桃产量,也派出了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培训。
十、金融保障助力法。资金的有效流转,也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的重要环节。针对疫情期间春耕备耕的融资压力、资金紧张问题,我省多地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农业生产。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推出担保费减半收取、简化续保条件和手续、申保基础材料容缺办理等13项便民利民措施。农行山东省分行加大线上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确保信贷不断档、服务不打烊、效能不降低,为春耕生产播撒“及时雨”。山东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山东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三方联手,除了为农户优化贷款手续外,还对额度和利率进行了大幅度优惠。德州农商银行利用线上申贷绿色通道,对春耕资金需求“随需随贷、随批随放”,不抽贷、不压贷,确保春耕备播贷款优先发放,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德州农商银行已为76户春耕企业、广大农户、农资经营户、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74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