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听到这,以为宋玉芳进入了拖拉机班,工作会轻松一些,其实不然,当时要赶着开垦土地,经常要犁地到半夜,那时的拖拉机也并非全自动,前面的犁地机头需要人工去翻动,五个犁头一个个用人工去搬运,宋玉芳说她的机组有时候是两个女工操作,别人都以为她们搬不动犁头了,可是她们硬是两个人操作了一天,圆满完成了任务。
每每谈论到她或者与她一样的女工人不比男工人差时,宋玉芳的脸上总是眉飞色舞,带着骄傲的神采。
人工翻动犁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有一次宋玉芳在前面翻动犁头时,差一点被卷入车底,幸好及时察觉,才逃过一劫。这件事让宋玉芳心有余悸,但没有让她退缩,只是在操作的时候更谨慎了一些。
为了加快农场开垦进度,职工们不得不每天连轴转,清晨6点工作到晚上10点多,宋玉芳有时还会工作到11点,如果缺人,甚至要24小时连轴转。晚上工作完,他们都会集中在一起吃些点心,吃完点心出去一看,黑夜里的芦苇荡到处都长得一样,根本分不清方位,常常要找很久才能找到拖拉机。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拖拉机不熄火,留一盏大灯往上打,这样只要循着灯光去找拖拉机就行了。
宋玉芳与丈夫结婚后诞育了三个子女,为了不拖后腿,她没有休息多久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不得不交给别人照顾。
慢慢的,在农场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新海农场一点点发生着变化,宋玉芳也逐渐退居二线,在农场仓库工作直到退休。宋玉芳说:“原本以为只是来做一个短工,没想到就是一辈子。”现在退休后的夫妻两人在新海社区里幸福地生活着,儿女们都大有出息,在外工作,有空时就会回来探望二人。
新海的今天离不开当年农场开垦者们的努力,崇明的今天也要感谢所有来崇明建设过的人们。宋玉芳是所有建设中的一员,听她诉说过去,不禁对这段历史有了全新的概念,对她这样的女性工作者肃然起敬。曾经,宋玉芳们是建设者,如今他们更是见证者。见证着崇明日益繁荣的发展,见证着整个祖国更加美好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