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普遍不认可厂房、大型农机具作为抵押物。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包括俄罗斯、埃及、越南、印度等多个相继宣布或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粮食问题再次引起国际市场的关注。
刘大姐身处河北赵县,是当地种植小麦、玉米的大户,她告诉财经记者,华北地区种植的小麦是冬小麦,今年2、3月份国内疫情最严重时期,正是农闲时节。现在华北地区疫情控制的较好,当地的水热条件当前也十分利于冬小麦返青起身和拔节生长,目前长势较好,往年多发的锈病今年也不多见,预计6月份会有个好收成。
不过,从4月份开始,刘大姐在资金上开始感到压力。她称,虽然平日里现金流还可以,但每年春末和秋末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节点,虽然有3000多万元的农机、厂房等固定资产,但从银行贷款仍然有困难,对下一步的生产有影响。
预计今年小麦喜获丰收
刘大姐今年48岁,多年前,她在农闲季节开煤球加工厂,农忙季节带领农机机队在河北、河南一带收割小麦,一天能挣几百元。后来,因环保要求趋严,她关闭了煤球加工厂,全身投入到农业中。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她带领22名员工经营着近16000亩地,其中近4000亩是通过土地流转而来。刘大姐与当地农户签订了15年的合同,租金是每亩1000元。“另外,每年会给这些农户分红,比例是净利润的20%左右。”刘大姐称。
剩下12000亩地是附近农户把土地托管给刘大姐的,她的团队扮演着保姆的角色,替这些农户耕地、打药、除草、灌溉等,负责种植和收获两季的农作物。劳务费是一亩地400元,但不包括化肥、种子的费用。
刘大姐称,疫情对她的农作物几乎没有影响。种子是去年播在地里的,今年2、3月份不是小麦的重要节气。4月份后,团队才开始进行管理,追肥和喷灌,今年小麦的病虫害较少,长势比去年还好。
在开支上,刘大姐称,今年化肥价格和去年并没有太大变化,工人的工资也比较稳定。“5、6月份会进入农忙季节,会多招些人来,”她称,“种植大户是没有补贴的,我们凭借的是机械化运作能力。”
“一般小麦差不多亩产1200斤,我们种植的品种产量稍微低点,亩产1100斤,但价格比一般的小麦高2、3毛钱。”刘大姐称,她还建立了多个仓库,小麦收割储存后,那12000亩的所属农户可以把小麦卖给她,也可以选择卖给其他收购者。
在销售端,刘大姐和当地十几个农业大户成立了一家面粉厂。“我们种植的小麦,部分送往面粉加工厂,但面粉的利润并不是很大,属于一个薄利多销的行业,但我想建立个产业链,增加风险抵抗力。面粉主要是销往各大超市和一些高校。当前高校这端销售承压,但超市的需求还不错。”她称。
3000多万元固定资产难获银行贷款
“每年春末、秋末两个时间节点,需要大量资金。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流转土地的租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维修农机等。另外,在6月、10月,我们需要大量资金来收购农民的小麦和玉米。”刘大姐称。
但让刘大姐感到压力的是她的农场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她对财经记者称,农场中的收割机、播种机、喷药无人机等农具设配价值达到1500多万元,另外库房、办公室等固定资产价值在1600多万元。“我们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地方政府也一直推动银企合作,但银行大多拒绝,即使抵押上述资产也没有通过贷款审核。有的银行规定,若贷款50万元,需找一位公职人员进行担保,100万元需找两位公职人员担保。”她称。
刘大姐称,她农场申请的一笔贷款是从一家城商行拿到的,资金为60万元,月化利率是4厘多(年化利率5%多),这笔贷款是城商行和省担保公司联合发放的,采用“二八分担”的风险分担机制,若出现贷款风险,农担公司承担80%的赔付责任,银行承担剩余的20%。
刘大姐名下还有另外一家农机销售公司,今年疫情下,她在一家国有大行的线上贷款渠道提交了农机公司的财务流水,获得了120万元贷款,利率仅每月3厘多。
“工业是基础产业,周期长,易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农村的信用环境较难程序化,管理费用较高,且非常容易发生违约,银行谨慎经营没有错。但我有3000多万元的资产可以抵押,又是龙头企业,现在大数据征信也比较严格,我们不会因为几百万的资金让征信有污点。”刘大姐表示。
刘大姐还称,除了上述两个时间节点,平日的资金流都比较通常。每年年底,她还会大量卖出收购的粮食,会有大量回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财经记者,农机、粮食等农产品是可以做抵押物的,但目前,种植户购买的农机具是由政府补贴,若所有权发生变化可能存在障碍,因此,银行普遍不认可大型农机具作为抵押物的做法。目前,虽然有地方鼓励开展种植大户可以用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农业保单进行抵押贷款,但目前仍是少数,并没有普遍推行。
“厂房、仓库流通性差、变现能力弱,在银行眼中不是好的抵押物,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很难进行处置,这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国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