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多年里,共享经济的热浪几乎已经将所有行业扫描了好几遍,但共享农业的大戏似乎还没有真正开锣。正所谓好菜不怕晚,大菜不能急。在各大菜系表演完毕之后,也就该轮到共享农业这套满汉全席粉墨登场了。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总目标,还真得共享农业发力才行。
共享农业是什么
所谓共享农业,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涉农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农村经济总和。
一般而言,鉴别共享农业有三个标准:基于互联网的资源配置、使用权分享、大众参与。
首先,共享农业是基于互联网的涉农资源配置新方式。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集聚海量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各类涉农资源的智能化匹配。在这里,互联网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通过发挥网络的动员能力、双边效应、外部效应和赋能效应,优质资源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
其次,共享农业的核心是涉农资源的使用权分享,不涉及所有权转移。共享经济与独占经济相对应,你拥有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别人使用,你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别人的资源,强调的是“不求拥有,但求所用”。由于有了互联网,这样的供需匹配变得简单易行,也使得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其三,共享农业强调大众参与。只有人人皆可参与,才能集聚起海量的供给方和海量的需求方。海量的供给方使得平台上的资源足够丰富,这样才能使多样化需求可以得到有效满足。海量的需求方产生足够的需求量,这样才能让有价值的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国内外共享农业模式的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只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自主经营的共享农庄、少数人参与的会员制众筹农业等。只能说是有了一些共享农业的基因或元素,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共享农业,其影响和作用也就变得很有限了。
为什么要做共享农业
由于农业农村自身的特殊性等多种原因,共享农业预热的时间要长一些,但这并不能改变共享农业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大趋势。
首先是需求强烈。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后对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现代农业新业态对农业资源提出了新需求,信息不对称也带来优质农产品供需脱节,这些问题都需要新的手段、新的模式来解决。共享农业有助于让农村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让优质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同时,共享农业也可以动员社会资源更多更方便地参与并受益于农村发展。
其次是供给充分。大量分散的涉农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共享农业不仅可以让农村已经拥有的优质资源如土地、农产品、房屋、劳动力、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发挥更大作用,还可以让农村发展急需的资源如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有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第三,条件成熟。从技术上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现代物流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全可以支撑共享农业的发展。从商业模式看,众多共享经济平台为共享农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平台的服务也已经开始向农村渗透。从政策环境看,战略已经明确把共享经济作为一个重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发展乡村共享经济”,2019年底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进一步强调“创新发展共享农业”。
第四,意义重大。共享农业对于推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农村脱贫致富、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信息社会等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共享农业可以做什么
从广义上说,共享农业也是共享农村或乡村共享经济,即通过共享的方式发展农业、农村。
一般而言,共享农业可以分成两大类别:一是将农村拥有的资源共享出去,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农村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价值;二是将农村发展急需的资源共享进来,即通过共享的办法吸引社会上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中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共享农业=共享×(优势资源+短缺资源)。
理论上讲,所有的涉农资源都可以被共享,不管是闲置的资源还是优质的资源。
农田的共享: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渠道。通过共享农田,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城郊租一小块土地构建自己的“私家菜园”,可以租二亩良田作为自己的“私家田园”,可以通过众筹认养模式拥有自己的“私家果园”,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土特产品”。这样,消费者可以获得健康的食品,生产者不必担心产品销路,土地价值得到提升,让优质农产品找到优质的客户。
畜禽产品的共享:吃上自己家的放心肉。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在网上认养几只会上树的鸡、整天在稻田里撒欢的鸭,当然黑山猪、高原羊也是可以给你养好送到家里的。
农机具的共享:像滴滴一样找来大型农业机械。我国农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地的碎片化和农业生产小规模化,而大型农机具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闲置成本对农民而言都是相当高的,这就给共享农机具提供了空间。以后使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不必家家户户自己购买,可以通过在线租赁等方式随时获得。拥有这些设备的农户则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闲置成本,获得更多收益。
资金的共享:不因缺钱误农时。以前农民的小额资金贷款难度很大,如果将来出现可信的农业众筹或农业P2P借贷平台,这个问题就有望得到很好的解决。
人才的共享:让所有的农业技术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农技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把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整合起来,回答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涉农问题。过去有过类似的农业咨询热线电话,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严重不足,如专家资源有限、联系不畅、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农技的共享模式可能是多种多样,包括专家讲座、在线直播、远程诊断、现场咨询等,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所有的专家和农民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方面互联网医院和一些知识共享平台的很多做法可资借鉴。
劳务的共享: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对农民而言,可以忙时务农、闲时务工,外出打工不用愁。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农工为你服务,不用的时候也不必养着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像好活、劳帮等一批共享用工平台,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扶贫的共享:重新定义精准扶贫。用共享经济的思维看待网络扶贫,能够帮助一个特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学生的人或者组织一定存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接,这样的一对一帮扶可能会更加有效。
农村房屋的共享: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中国广大的农村有多种多样的房屋可以用于共享,总有一款适合你。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鼓励发展共享农庄,也出现了一些开展农村民宿的共享平台。随着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和旅游康养的深化,农村共享民宿会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有不少乡村改造开始引入共建共享模式,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模式被创造出来。
共享农业的触角可能到达的地方绝不于上述几个领域。我们已经看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近期被引爆的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新业态提前迎来拐点,也会逐步向农村渗透和延伸,优质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共享农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共享农业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子,使农村成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融合发展的试验场。也许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重新定义农业、农村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