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丰”景如画。在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九间房村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田地里,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个个玉米穗被“吃”进“肚”里的同时,籽粒如金色喷泉般通过收割机输送管道传送到卡车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今年,农场采用12行玉米籽粒收获机,让玉米不落地,收完直接送至烘干塔,节省了中间脱皮、晾晒等环节,降低了果穗运输、烘干等成本,减少了‘狗刨鸡蹬、鼠嗑霉变’导致的粮食损耗。”谈起收益,在地里忙着指挥作业的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刚,扒开一穗玉米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你看这籽粒饱满不秃尖,浆上得还实成,收获时破损率、落粒数还低。我这1857亩地,玉米产量160万公斤不成问题。要想实现“籽粒直收”,良种良法是关键,玉米“站得住”是前提。“我家玉米从春天出苗明显就比别人家齐,后期长势良好,3次大风过境后,也只是微有倾斜,一点没倒。”谈起抗倒伏经验,侯刚俯下身子指着似“八爪鱼”般牢牢抓地的玉米根系对记者介绍,通过选种抗倒伏品种配合秸秆免耕播种方式,苗期施肥和大喇叭口期追施叶面肥和矮化剂,减少了黑土流失,改善了土壤营养结构,蓄水保肥能力增强,实现抗倒伏,保证粮食产量。
如今,农民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牛耕人种的画面已很少见了。随着作业面积不断增加,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总投入533万元,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免耕机、无人机等农机具48台套,“包揽”玉米从春种、夏长到秋收的全部工作,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这机械收地真是不服不行,20公顷地要是搁以前,全家齐上阵,抢抓时间干,20个人20天才能收完。现在一天一台机器就把活儿干完。省时又省力,生产效率倍儿高。”谈及农机带来的便利,村民杨玉春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