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深化农机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务必整出成效”和“两个不放松”要求,为促进我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农机保障。
《意见》明确,深化农机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要以巩固“一年小灶”成果,杜绝农机重特大事故,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推广镇村农机监管“柳堡模式”等典型经验做法,大力实施农机生产网格化监管;梳理“一年小灶”发现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形成更加完备、更加定型、具有农机特色的发展制度体系为目标,推动江苏农机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
《意见》公布了全省深化农机生产专项整治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清单共包括9项内容——
一、实施农机网格化监管。认真贯彻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推广‘柳堡模式’,实施农机网格化监管”要求,各县(市、涉农区)要确定农机生产监管内容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在网格化平台设立农机监管模块并运行,开展镇级农机监理员、村级农机协管员、网格人员农机监管业务培训,探索村级农机协管员、农机网格人员奖励措施,实现镇村级农机生产属地责任规范化,农机监督管理精准化。适时召开全省农机生产网格化监管现场推进会议。
二、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健全农机生产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细化部门职责,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及时隐患漏洞,避免监管盲区。对粮食产地烘干场所、农机服务组织储油设施、报废农机回收企业、农机维修点的防火防爆、用油用气用电等问题,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紧厘清职责边界和工作分工,实施多部门联合监管,开展联合检查治理,提升交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狠抓源头牌证管理。针对县级以上农机监理力量薄弱的实际,抓紧完善农机注册登记、检验、驾驶人考试制度,适应“放管服”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乡镇承担农机检验、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切实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检验率,整治违法违规使用农机问题取得明显进展。巩固“三个一致”工作成果,推行年检电子签章,实现许可信息一致性的常态化。加强牌证物资规范化管理,完善信息系统牌证管理模块。
四、开展运输用拖拉机整治行动。根据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开展运输用拖拉机载人等严重违法行为整治行动的通知》(苏公通〔2020〕365号)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21〕1号)要求,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运输用拖拉机载人等违法行为常态化整治行动。提请地方政府发布公告,禁止变型拖拉机上道路行驶,限制拖拉机运输机组在本地城区和国省道干线公路行驶。
五、推进“铁牛卫士”农机执法行动。打造“铁牛卫士”农机执法品牌,提高执法处罚办案质量,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烘干机等重点机械执法检查,化解风险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应立尽立、应罚尽罚”,坚决防止农机执法“宽松软”。农机执法处罚案件办结数不低于上年、占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数不低于1.2%。严格落实执法“三项制度”,主动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农机执法检查和处罚等情况录入江苏省农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跟踪,及时更新。
六、提升农机监理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加强执法条件建设,实施农机监理装备提升建设项目,完善考试检验、执法车辆、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启用农机执法终端和“行政执法”信息化模块,实现执法终端各县(市、涉农区)覆盖率,执法数据电子存储。做好执法检查数据与省生产综合监管平台、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等对接,有效提升农机执法信息化水平。
七、健全农机生产共治机制。将农机生产关口前移,农机要求与购机补贴、作业补助、农机合作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农机维修点项目建设等政策有效融合,探索建立生产“黑名单”制度。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建立农机生产专家库,委托第三方组织进行农机风险识别、协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广泛组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将农机操作规程列入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基层农机人员培训的必学内容。研究提出促进农机维修发展指导意见,努力解决农机维修难题。
八、落实农机监管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严格操作程序,用好《江苏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辅助管理系统》,组织召开全省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会议,举办农机政策性保险培训班,推动各地报废更新补贴机具数量和机具投保数量较上年增加,力争各县(市、涉农区)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让农机监管相关惠农政策更多惠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户。
九、强化农机普法教育。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指导各地广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机普法活动。开展农机“生产月”活动,制作《以案说法遵章守规》农机普法警示教育视频产品,加强生产警示教育。开展普法作品征集活动,在全省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平安农机通”等平台作用,加大宣传信息工作力度,增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合作,提升农机生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