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自去年初以降又有数十个叫得上名称的企业杀入拖拉机领域,拖拉机行业进入新一轮群雄奋起与群魔乱舞并存的时期。在的“潍坊”一带,由于拖拉机零部件供应链高度发达,有的企业连基本的生产条件都不具备主开始组装生产拖拉机,其他浙江的、江苏的企业也纷纷到潍坊拼装拖拉机。
当然,在下老朱并不反对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因为大企业也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不能因为企业小而剥夺其生存发展的权利,再说小企业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就比大企业的差。但是反对小企业造出质量非常低的拖拉机、同时后续服务也跟不上这种情况。
每个产业都有其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拖拉机产业显然还处于低端混战的前期,远未到成熟阶段,尽管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十四五”了,但拖拉机产业在内的农机行业同质化、低端混战的特征仍比较突出。与之相比,目前的农机行业,小麦、水稻等谷物联合收获机竞争格局则相对比较成熟。
某种程度上,拖拉机产业的这种发展状况是与我国国情是相适应的。我国以拖拉机为主导产品的农机工业主要兴盛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内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与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的农机企业更加强调速度与规模,重视价格竞争,淡化了创新意识。而在新世纪初开始实施并逐步普惠制的农机补贴政策让行业所有企业雨露均沾的结果是,一些低端制造企业也成群出现、苟延残喘,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劣币驱良币”现象。一些地方过高的补贴率也助长了这一现象,很多企业着眼于打政策擦边球进行利益化,不少企业长期过度注重如何削减成本而忽略产品本身的技术与质量提升,更遑论品牌与文化的价值的提升。
发展到当前,拖拉机行业一个重要的挑战性的是改变国内农机企业领导的传统生意思维与实用主义,摆脱过于依赖成本管理的价格竞争模式,制造商需要更多新思维、新创意等重组现有资源,进行管理、技术、营销和品牌的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创新升级。
对于一些中型并坚守自身特点的拖拉机企业来说,未来要更多着眼比拼品牌溢价能力。虽然目前的年轻用户喜欢尝鲜、给了一些新兴品牌以机会,但总体上看,品牌的打造仍然不可或缺,尤其品牌忠诚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品牌向上更是行业不少企业的重要课题。只在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坚持创新驱动、让拖拉机产品在终端更受用户认可,坚持品牌向上,企业才有更长久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品牌价值的体现也并非简单的性价比,还应该拥有智能、科技、舒适等更加鲜明的属性,甚至于传递给用户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随着社会数字化程度的逐步深入,包括拖拉机在内的农机产品未来也会逐渐体现个性化的特征,结合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的趋势,年轻的农机用户有更深的产品理解,他们不再满足于围观,而是更具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消费也从功能型向情感型、价值型诉求转变。企业与经销商要思考如何与用户交朋友,如何让消费者认同品质的基础上突出品牌新主张。
可以想见,此轮中国拖拉机品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未来淘汰掉的会比活下来的多得多。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不断提提升、用户消费理念的成熟,特别是种粮群体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这个过程将自然而然诞生更具竞争力的品牌。从长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我国拖拉机品牌也终会有站起来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那一天。 文/朱礼好(原刊于《农机市场》2021年第5期)